、下面是两位同学对“澶渊之盟”的评价:
甲:史书记载: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两国和平,认为宋辽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
乙:澶渊之盟规定宋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这都由宋朝的老百姓负担,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朝是屈辱,对宋朝时百姓也不利。
对澶渊之盟应该怎样评价?他们谁说得对?你怎么看呢?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唐时期,对外交往都比较繁盛。汉朝对外交通路线以陆路为主,唐朝则水陆并举。 唐朝时,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向唐朝派遣留学生,日本的“遣唐使”有学问僧,也有留学生……唐朝,很多西方国家的宗教传到中国,一方面是来自西方的传教士,另一方面也有中国人到国外去学习佛教的……
——孟宪实《唐朝的中外文化交融》
材料二明朝时期郑和曾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次出海远航,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但“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梁启超语)。……康乾盛世时的帝王对外紧闭国门……愚昧自大固步自封的清帝国与西方列强的力量对比迅速逆转,陷入更深的危机,清帝国终于未能避免被西方列强宰割的命运。
材料三
说明:图1为《新航路开辟图》, 图2为三角贸易,图3为 19世纪中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 “汉代对外交通路线以陆路为主”试举例说明。唐朝时“到国外去学习佛教”的著名人物是谁?
(2)“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现象与封建社会末期统治者实行的哪一对外政策有关?这一政策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什么严重危害?
(3) 进入近代,欧洲文明强势崛起。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文明强势崛起的主要原因。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波澜壮阔而又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使中国发生了沧桑巨变,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面这组图片记录了我党走过的革命历程,但顺序有误,请按时间先后顺序重新排列_________。这些事件均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试选择其中一件阐述其重要意义。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始终致力于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某同学主办了一期主题为“新中国外交”的板报。
(2)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内容。
历史回眸问题探究
中国声音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
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的声音”主要指中国 ① 。 ②。 |
中国力量 ③1950-1953年胜利 。 |
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经济建设赢得了和平环境。 |
④ |
中国已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
中国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力倡导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日益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重要建设性作用。 |
⑤请列举一个新世纪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或承办的国际盛会。 |
材料三建国后,历年粮食产量变化图(单位:亿吨)。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
1992年 |
2002年 |
2010年 |
|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3524 |
20370 |
102308 |
421368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
343.4 |
1826 |
7073 |
28762 |
(3)观察材料三,从B到 C我国粮食产量呈现怎样的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1978—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民族友好,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隔离与统一
隔离 |
统一 |
|
第一次 |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 |
1662年, ① 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 |
第二次 |
1895年《 ② 》签订后,日本侵占台湾 |
1945年二战结束后,中国政府恢复行使对台湾的主权 |
第三次 |
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结束,国民党政府退踞台湾 |
材料三 “占中”指的是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的“占领中环”非法集会。 “占中”公然违反香港法律规定,冲击政府,严重阻塞交通,扰乱社会秩序,是把少数人的政治诉求凌驾于法律之上。 9月22日,习近平主席会见香港工商界专业界访京团时,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坚定不移支持香港依法推进民主发展,坚定不移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百度百科共0条评论...
请回答:
(1)秦朝是我国第一个大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政治上的哪一措施对秦朝疆域的形成发挥了积极作用?图二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有什么历史意义?
(2)清朝前期的疆域最南端在哪里?图三中A、C两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唐朝与A地联系密切有何突出表现?(举一例说明)清朝前期,为加强对A、C两地的管辖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
(3)材料三中①和②应填上什么内容?
(4)20世纪80年代谁最早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的成功实践指的是什么?作为青年学生,你对香港发生的“占中”行为有何看法?
30多年前,在邓小平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说明甲图、乙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2)分析丙图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结合上述史实,谈一谈改革给你留下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4月1日,是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在英国伦敦第一次握手,第一次面晤。他们在会晤中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不但重新定位了双边关系,而且提升了双方对话机制,确定了合作重点,把中美关系引领到新起点。
——新华网
材料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新华网
(1)2009年是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多少周年?
(2)根据材料二举一例说明中美两国有哪些不同点?材料二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什么倡议?
(3)历史已今非昔比,中美关系发生这种变化根本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出怎样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