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6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②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6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6块马铃薯分别埋进6个小花盆的沙土中5cm深。
 ③把6个花盆按照下表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 花盆编号 | 
   培养条件 | 
  
| 1号 | 
   室温(20ºC),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 
  
| 2号 | 
   室温(20ºC),黑暗中,适量浇水 | 
  
| 3号 | 
   室温(0ºC),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 
  
| 4号 | 
   室温(20ºC),光照较暗,适量浇水 | 
  
| 5号 | 
   室温(20ºC),光照较暗,大量浇水,将盆底的排水孔堵死 | 
  
| 6号 | 
   室温(20ºC),光照较暗,不浇水 | 
  
(1)1号和3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__________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2)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
 (3)5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会        ,原因是___________                     。
 (4)你认为该实验设计       (选填是或否)存在缺陷,理由是:                  
                                                                         。
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气孔和水分蒸发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一盆天竺葵上选择两片大小相似的叶片,分别标记为A、B,在A的上、下表面均涂上凡士林,B片不涂,然后用两个不漏气的干燥塑料袋分别套在A、B叶片上,并用细线扎紧袋口。将天竺葵放在户外1~2天后观察:
 ⑴ 塑料袋内壁上有小水珠出现的将会是袋。
 ⑵ 在A的上、下表面均涂上凡士林的目的是。
 ⑶ 实验结论。
某学生设计了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水,在两根相同的玻璃棒上各捆上3颗同种的种子,并分别编号(如右图)。将甲放在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乙放入冰箱,几天后观察。
 ⑴提出假设。
 ⑵ 号种子可以萌发。如果该种子也没有萌发,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⑶ ②与①对照,主要探究;
 ②与③对照,主要探究;
 ②与⑤对照,主要探究;
 ⑷ ②与④能构成一组对照吗?。原因
为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李明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在两片载玻片上同时分别滴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如图所示),借助放大镜他看到每滴培养液中都有草履虫在运动,然后分别用滴管在①、②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划一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吸取草履虫培养液时应从培养液的(填“表”或“底”)层吸取。
 (2)用滴管分别在①、②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划一下,目的是 ( )
| A.刺激草履虫 | B.给草履虫供氧 | C.连通两个液滴 | D.杀死草履虫 | 
(3)用镊子夹取一些该物质,放在②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此时①号载玻片不
 加任何物质,作为对照),迅速观察草履虫在两片载玻片上的变化情况。请回答(填“有害”“有利”或“无利也无害”):
 若②号载玻片上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刺激;若右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刺激;若左右侧液滴中草履虫运动趋势不明显,则该物质对草履虫。
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表:
| 装置 | 
   甲 | 
   乙 | 
   丙 | 
   丁 | 
  
| 场所 | 
   日光下 | 
   日光下 | 
   黑暗中 | 
   黑暗中 | 
  
| 温度 | 
   23℃ | 
   23℃ | 
   23℃ | 
   23℃ | 
  
| 棉华干湿状态 | 
   潮湿 | 
   干燥 | 
   潮湿 | 
   干燥 | 
  
| 数日后种子萌发状况 | 
   全部萌发 | 
   没有萌发 | 
   全部萌发 | 
   没有萌发 | 
  
(1)根据此实验可得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是,若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良好的是组。
 (2)要证明“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3)请对上述实验条件稍加改动,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
如图所示,分析实验:
 (1)该实验是观察对的消化作用。
 (2)实验过程D中[2]号试管浆糊颜色,原因是;[1]号试管中颜色,原因是。
 (3)如果将C过程烧杯中的水换为50C,再重复D过程,这两个试管中浆糊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