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气孔和水分蒸发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一盆天竺葵上选择两片大小相似的叶片,分别标记为A、B,在A的上、下表面均涂上凡士林,B片不涂,然后用两个不漏气的干燥塑料袋分别套在A、B叶片上,并用细线扎紧袋口。将天竺葵放在户外1~2天后观察:
⑴ 塑料袋内壁上有小水珠出现的将会是 袋。
⑵ 在A的上、下表面均涂上凡士林的目的是 。
⑶ 实验结论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2ml清水 |
2ml唾液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
(2)1号和3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观察到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变蓝”或“不变蓝”)
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丽丽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制定计划并实施:
①在一个花盆里播10粒的玉米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②向食醋中加清水,配制成“模拟酸雨”;
③向花盆里的玉米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④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玉米幼苗全部死亡。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共9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丽丽同学的探究实验设计有问题,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可以作为其对照组()
A. 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玉米幼苗,每天喷洒清水
B. 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玉米幼苗,并放在低温环境中
C. 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玉米幼苗,放在阴暗的环境中
D. 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玉米幼苗,既不喷洒清水,也不喷洒“模拟酸雨”
(2)由于森林减少及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现在全球环境出现了( )现象
A.赤潮 B. 沙尘暴 C. 温室效应 D. 酸雨
(3)此实验中丽丽同学提出的假设是什么?
(4)有人认为本实验只要用1粒玉米种子做实验就行了,你说呢?简述你的理由。
(8分,每空1分)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
(3)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和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填:能、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5)结论: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的环境中生活。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1)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会出现什么现象?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下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O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填:能、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5)结论: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的环境中生活。
(6)实验结束别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