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服装所使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人们通过食物获取各种营养。
①鱼类、肉类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它是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是机体生长的主要原料;
②未成年人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每天必须摄入足够量的_______元素,否则易得佝偻病。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①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它燃烧时产生的主要污染气体是________;
②完成车用铅酸电池充电的反应方程式:2PbSO4+_____
Pb+2H2SO4+PbO2,PbO2中Pb的化合价为_______。
某小组在探究铁、铜、镁、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做了如下三个实验(所用金属的形状与大小和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
①通过实验Ⅰ和Ⅱ可比较出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你认为他们依据的实验现象是。写出实验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通过观察到实验Ⅲ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③上述三个实验不能够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探究小组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实现了探究目的。他们的实验:金属X、Y溶液分别是。
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 温度/℃ |
0 |
20 |
40 |
80 |
100 |
|
| 溶解度/ g/100g水 |
Ca(OH)2 |
0.173 |
0.165 |
0.121 |
0.094 |
0.076 |
| NaOH |
31 |
91 |
111 |
313 |
336 |
①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②40℃时,将20g水配成氢氧化钠饱和溶液,需氢氧化钠的质量为克。若将40℃时422克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稀释为20%的溶液,需加水⒁克。
③80℃时含有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从中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④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 此时甲乙两杯溶液中。
A.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与乙的相同
B.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乙的
C.甲的溶质的质量小于乙的
D.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下图是我们研究常见物质组成、性质的几个实验:
①实验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实验2:该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化合物。
③CO2与NaOH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为证明其反应,设计实验3。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塑料瓶变瘪了,其原理是利用。有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
若用检验生成物的方法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所用的试剂是。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
①空气中体积分数为78%的气体的化学式是。
②活性炭用于去除冰箱中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性。
③在炒菜时,若将食盐或食盐水溅到煤气的火焰上,火焰就呈色。
④农业上尿素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化学式是CO(NH2)2。它由种元素组成,尿素的摩尔质量为 。
实验室按下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检验CO2的性质。试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仪器b的名称是。
(2)若要用装置B鉴定CO2 ,在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要用装置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中除有少量水外,应加入的试剂是。
(4)继续设计并进行有关CO2性质的探究实验,如装置E、F。先在装置E中放一个用空气充胀的气球,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倒入E装置后,出现如F装置实验现象。请回答: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