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们研究常见物质组成、性质的几个实验:
①实验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实验2:该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化合物。
③CO2与NaOH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为证明其反应,设计实验3。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塑料瓶变瘪了,其原理是利用 。有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 ,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
若用检验生成物的方法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所用的试剂是 。
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8,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2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是有机物中必含元素;C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的原子序数为11;EC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元素符号 ;EC2的水溶液呈 性(填“中”、“酸”或“碱”)。
(2)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一个D+和一个C2﹣的质子数之差等于 。
(3)A和C形成微粒比1:1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该化合物中A的化合价是 。
(4)B和E可形成BE2,BE2与足量的C2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EC2和BC2两种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原子 ;
(2)氨分子 ;
(3)氧化亚铁 ;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5)碳酸氢铵 。
如图为“胃酸完全抑制剂”的标签。
(1)“胃酸完全抑制剂”主要成分中属于碱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2)服用“胃酸完全抑制剂”后在胃内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环境等联系紧密。请在“白醋、维生素、尿素[CO(NH2)2]、油脂、酱油、CO2、SO2、稀有气体”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
(1)可除去不锈钢热水壶中水垢(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的物质 。
(2)常用的氮肥 。
(3)常吃蔬菜水果可补充的营养素 。
(4)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填化学式)大量排放。
(5)美丽的霓虹灯中填充的气体是 。
学习化学需要熟悉物质的性质、用途及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G是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的溶液,F是铁锈的主要成分。(“→”表示物质间能转化,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图中部分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已省略。)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过程中 (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
(2)反应②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