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题目。
经故内
【明】贝琼
山中玉殿尽苍苔,天子蒙尘岂复回。
地脉不从沧海断,潮声犹上浙东来。
百年禁树知谁惜,三月宫花尚自开。
此日登临解题赋,白头庾信不胜哀。
【注】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此诗作于元末,当是经过南宋朝廷的故宫遗址所作。结合诗词鉴赏相关知识,分析本诗中间两联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送客归京
唐•白居易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①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②春。
东城送客马上
宋•贺铸
向午孤烟起客樯,一陂春水两鸳鸯。
渔童解唱沧浪曲③,应笑尘埃马上郎。
【注】①九衢(qú):纵横交错的大道;繁华的街市。②曲江:唐长安城曲江池,为京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每逢科考放榜,皇帝常于此召集上榜举子举行宴会,饮酒赋诗。③沧浪曲,即《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即盛世施展才华,乱世独善其身。
(1)白诗中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
(2)两首诗都写了“送客”,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忆王孙·赠别
【清】沈凝之①
西窗昨夜是清秋,星汉迢迢只一舟。
读罢《离骚》不自由②,望牵牛③,半束折花算酒筹④。
忆王孙·赠别
【清】商鋆⑤
西风红叶下江潮,忍看浮名一笔消。
强把愁情付浊醪⑥,读《离骚》,拍遍栏杆是寂寥。
【注】①当时作者要去福州游幕谋生,出发后填此词寄给妻子。②不自由:不由自己做主。③牵牛:即牵牛星,俗称牛郎星,与织女星隔银河相望,民间亦有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④酒筹:饮酒时用以记数的筹子。⑤作者作此词时,因受小人构陷,被贬出京。⑥浊醪:浊酒。
(1)“西风红叶下江潮”一句中的“下”字很有韵味,请赏析。
(2)两首词都写到了“读《离骚》”这一动作,但表现的心情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吩咐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这首诗一、三两句同为写景,写法和作用不同。请作简要说明。
诗中的“断弦”这一细节表现了丰富的内容。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行香子
许古①
秋入呜皋,爽气飘萧。挂衣冠、初脱尘劳。窗问岩岫,看尽昏朝。夜山低,睛山近,晓山高。
细数闲来,几处村醪。醉模糊、信手挥毫。等闲陶写,问甚风骚。乐因循,能潦倒,也消摇②。
注:①许古,金代中后期著名的谏官,性嗜酒,平生好为诗及书,曾任左拾遗、监察御史等职。后辞官归隐,这首词就是他归居后所作。②消摇:同“逍遥”。
(1)上片寓情于景,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本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下片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桃 花 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桃花溪:在今湖南省桃源县西南。这首诗中的“渔船”、“桃花”、“清溪”等形象与古代的哪部作品有关?请简要分析“渔船”与这部作品之间的联系。
首句“隐隐飞桥隔野烟”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加以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