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下列关于结核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 |
| B.该菌是好氧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
| C.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运到相应部位 |
| D.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 |
将纯种的某二倍体植物品种甲(AA)与近缘纯种乙(EE)杂交后,经多代选育出如下图所示的新品种丙(图中的同源染色体黑色部分是来自品种乙的染色体片段,品种甲没有此片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杂交选育过程中一定发生过染色体结构上的变异
B.杂交选育过程中一定发生过DNA上碱基对的替换
C.品种丙的产生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品种丙自交后代中有1/2个体能稳定遗传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
| 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
| 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和醋酸洋红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
| 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
以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到同一个次级性母细胞中,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 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 |
| B.F1为四倍体,具有的染色体为N=10、n=10 |
| 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 |
| 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 |
如图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①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4条染色体 |
| B.②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3条染色体 |
| C.③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2条染色体 |
| D.④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4条染色体 |
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据图所示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不能说明植物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
B.植株B的所有细胞中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C.不考虑基因突变,植株A、B的细胞内没有等位基因
D.由花粉培养到植株B的过程都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