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 图 所 示 ,S 点 为 平 面 镜 前 跳 棋 子 的 位 置 ,S′点 为 跳 棋 子 的 像 的 位 置 ,P 为 人 眼 的 位 置 ,请 在 图 中 完 成 人 眼 在 P 点 看 到 两 个 跳 棋 子 的 光 路 图 。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 或匀速转动状态.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平衡,其主要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实验中,用装置A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建议学生不宜采用这种方式,该种方式的不足主要是因为()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
B.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
C.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 |
D.杠杆受力不平衡 |
(3)若用装置B进行实验,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将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仍然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平衡,此时拉力的力臂将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闭合两开关后,看到的现象是:电流表甲示数 ,电流表乙示数 ;点燃酒精灯,在加热过程中,你会发现:电流表甲示数 ,电流表乙示数 .(填写有、无或变化等情况)
a)我们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时,把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液体中,可以看到压强计两管中水面产生高度差。这表明液体内部有_______。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液体中越深,两管中水面高度差越大,这表明_______,可是在同一深度内,不论金属盒口向上,向下,向侧或向任何一个方向,压强计两管中水面的高度差不变,这表明,在同一深度内,液体向_______的压强________。
b)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图中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减小的是()
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
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处转动180° |
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改放在同样深度的酒精中 |
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三次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请你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后回答: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即小车应从斜面上的_________处释放。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第____次,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有关。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运动。
为了探究同一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小磊同学使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水和水银的质量和体积,得到下列数据:
物质 |
实验次数 |
体积(cm3) |
质量(g) |
质量/体积(g/cm3) |
水 |
1 |
5 |
5 |
1 |
2 |
10 |
10 |
1 |
|
3 |
20 |
20 |
1 |
|
水银 |
4 |
5 |
68 |
13.6 |
5 |
10 |
136 |
13.6 |
|
6 |
20 |
272 |
13.6 |
(1)比较第①②③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_____________。
(2)比较六次实验的“质量”和“体积”栏中的数据,可以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__;不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__________。我们引入了__________概念来反映物质的这一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