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
秦王坚①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②御史中丞③。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④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⑤之弟也,酗酒,豪横⑥,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猛下车收⑦德,奏未及报⑧,已陈尸于,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⑨,疾恶纠案⑩,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⑾者二十馀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选自《资治通鉴》第22卷)
【注释】①秦王坚:指前秦世祖符坚。河东:郡名。②邓羌:人名。③御史中丞:官职名。下文的“侍中”“中书令”“ 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均指官职名。④王猛:人名。⑤太后:符坚的伯母。⑥豪横:恃强横暴。⑦收:拘捕。⑧报:答复。⑨同志:志趣相同。⑩纠案:举发其罪,考问其实。⑾刑免:判罪免官。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秦 王 坚 自 河 东 还
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1)为 (     )     (2)患(       )       (3)市(       )
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王猛严惩强德的原因。
王猛严惩违法官员取得了什么成效?请用原文回答。
读了选文,你对王猛有何评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理解
㈠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思。
乡秀才观之()指物作诗立()
稍稍宾客其父()日仲永环谒于邑()
翻译划线的句子。


下列句子,属于正面描写的有,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F父异焉
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小题。(10分)
汪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人。幼颖异,入太学,中进士第。徽宗亲制《君臣庆会阁诗》,群臣皆赓进,惟藻和篇,众莫能及。时胡伸亦以文名,人为之语曰:“江左二宝,胡伸、汪藻。”时王黼①与藻同舍,素不咸②,投闲凡八年,终黼之世不得用。
高宗践祚③,召试中书舍人④。时次扬州,藻多论奏,宰相黄潜善恶之,遂假他事,免为集英殿修撰。明年,复拜翰林学士。属时多事,诏令类出其手。尝论诸大将拥重兵,浸成外重之势,且陈所以待将帅者三事,后十年,卒如其策。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三》)
【注释】①王黼(fǔ):北宋奸臣,祸国殃民,为“六贼”之一。②咸:和睦。③践祚(zuò):皇帝登基即位。④中书舍人:与下文的“集英殿修撰”“翰林学士”,均为文职官员。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时胡伸亦以文名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1)及()(2)假()(3)陈()
说说“后十年,卒如其策”的意思。
《三峡》中引用“巴东巫峡三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来对秋景作总结,找出文中与此同工的句子。
为了突显人物形象,选文主要写了汪藻的哪两个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0分)
牛头马肉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莫之服
【注释】①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②灵公:齐灵公,公元前581—554年在位。③饰:服饰,装 饰。④裂:作动词,撕破,撕毁。⑤内:内宫。⑥逾:越,过。⑦莫之服:即“莫服之”。之 ,代指“男子饰”。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
⑴国人尽之( )⑵相望而不( )
说说“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的意思。
全国女扮男装的事屡禁不止,齐灵王非常苦恼,晏子为他出了一个什么主意?理由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
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评价一下晏子和齐灵公。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0分)
鲁共公择言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酒酣,请鲁君举觞。鲁君兴,避席择言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齐桓公夜半不儡,易牙乃煎熬燔炙,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曰:‘后必有以味亡其国者。’晋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听朝,推南之威而远之,曰:‘后世必以色亡其国者。’楚王登强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临彷徨,其乐忘死,遂盟强台而弗登,曰:‘后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今主君之尊,仪狄之酒也;主君之味,易牙调也;左白台而右闾须,南威之美也;前夹林而后兰台,强台之乐也。有一于此,足以亡国。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梁王称善相属。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梁王:即梁惠王,魏国国君。亦称魏婴。公元 前362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故魏国亦称梁国。②帝女:指夏禹女儿。③甘:甘美。④齐桓公:齐国国君,春秋之霸之一。⑤易牙:亦称狄牙,齐桓公的幸臣,善于逢凶迎。⑥煎熬燔炙:烹调的四种方法。⑦晋文公:晋国君主,名重耳,春秋王霸之一。⑧南之威:亦称南威,美女名。下文中的“白台”“闾须”也是美女名。⑨楚王:指楚庄王,楚国君主。⑩尊通“樽”。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旨酒( )⑵推南之威( )
说说“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的意思。
文中梁王对鲁共公的建议持怎样的态度?你是从哪句话可看出的?
鲁共公采用了怎样的方法来劝谏梁王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0分)
郭琇劾明珠
康熙间,山左名臣,自李之芳、董讷而下,实以郭瑞卿为最刚正。瑞卿名琇。当明珠柄政时行为专恣,朝野多侧目。郭刚直性成,尝於明珠寿日,胪举其劣迹,列入弹章上之。旋复袖所草疏,乘车至明邸,踵门投刺。明以其素倔强,来谒不易,肃冠带迎之。及入,长揖不拜,坐移时,故频频作引袖状,明喜问曰:“御史公近来兴致不浅,岂亦有寿诗见赐乎?”郭曰:“否否。”探袖出视,乃一弹章。明取读未毕,郭忽拍案起曰:“郭琇无礼,劾及故人,应受罚。”连引巨觥狂吸之,疾趋而出,座客大骇愕。未几,而廷讯明珠之旨下矣。
(选自《清稗类抄》)
【注释】①上:皇上。②刺:名贴。③移时:一会儿。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当明珠柄政时行为专恣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
⑴来不易( )⑵频频作引袖状( )
说说文中划线句子“御史公近来兴致不浅,岂亦有寿诗见赐乎?”的意思。
郭瑞卿为什么要弹劾明珠?
你认为郭瑞卿是一个怎样的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