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高中教材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L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0.3g NaHCO3或 Na2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将气球内的NaHCO3或Na2CO3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到现象如下:
(1)两支试管均产生大量气体,盛 的试管中气体产生较快,盛 的试管中气球变得更大;
(2)甲同学用手触摸试管,发现盛NaHCO3粉末的试管变冷,而盛Na2CO3的试管温度有升高。由此他得出:不管其状态如何,NaHCO3和HCl反应为吸热反应,而Na2CO3和HCl反应为放热反应。甲同学写出了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其中“aq”代表水合或无限稀释的含义):
HCO3—(aq)+ H+(aq) ="===" H2O(l)+ CO2(g) △H>0
CO32—(aq)+ 2H+(aq) ="===" H2O(l)+ CO2(g) △H<0
甲下结论的方法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
(3)为研究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乙同学继续进行了下列实验(每次实验各做3次平行实验,取平均值):
序号 |
试剂1 |
试剂2 |
混合 前温度 |
混合后最高 或最低温度 |
① |
35mL水 |
2.5g NaHCO3固体 |
20℃ |
18.5℃ |
② |
35mL水 |
3.2 Na2CO3固体 |
20℃ |
24.3℃ |
③ |
35mL稀盐酸 |
含2.5g NaHCO3的饱和溶液32.5mL |
20℃ |
19℃ |
④ |
35mL稀盐酸 |
含3.2g Na2CO3的饱和溶液23.1mL+10ml水 |
20℃ |
24.2℃ |
⑤ |
35mL稀盐酸 |
2.5gNaHCO3固体 |
20℃ |
16.2℃ |
⑥ |
35mL稀盐酸 |
3.2g Na2CO3固体 |
20℃ |
25.1℃ |
请你帮助填写相关内容:
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五条结论
a:NaHCO3的溶解是 (吸热或放热)过程;
b:Na2CO3的溶解是 (吸热或放热)过程;
c:NaHCO3的饱和溶液和盐酸的反应是 (吸热或放热)反应;
d:Na2CO3的饱和溶液和盐酸的反应是 (吸热或放热)反应;
e:NaH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热是由 (填a→d的字母)的热效应之和。
(7分)(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它的爆炸反应为:
2KNO3+ 3C+SA+N2↑+3CO2↑(已配平)
①除 S 外,上列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成物中,A 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含极性共价键的分子的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类型____________;
③已知CN-与N2结构相似,推算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_。
(2)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Q和T,在周期表中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且原子序数T比Q多2。T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2+的未成对电子数是________。
(15分)(1)某元素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3p2,它的次外层上电子云形状有______种,原子中所有电子占有______个轨道,核外共有_________个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2)E原子核外占有9个轨道,且具有1个未成对电子,E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
(3)F、G都是短周期元素,F2-与G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G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F2-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M能层上有____个能级,有____个轨道,作为内层最多可容纳______个电子,作为最外层时,最多可含有______个未成对电子。
(5)在元素周期表中,最外层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的主族元素原子处于________________族;最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主族元素原子处于__________________族。
以丁二烯为原料来制取某缩聚物G。
请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反应④
(2)写出反应条件:反应③反应⑥
(3)反应②③的目的是:。
(4)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5)B被氧化成C的过程中会有中间产物生成,该中间产物可能是(写出一种物质的结构简式),检验该物质存在的试剂是。
(6)写出G的结构简式。
氮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回答以下问题:
(1)基态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
(2)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3)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种氮的氢化物。
①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N2H4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
②肼可用作火箭燃料,燃烧时发生的反应是:
N2O4(l)+2N2H4(l)===3N2(g)+4H2O(g)ΔH=-1038.7 kJ·mol-1
若该反应中有2 mol N—H键断裂,则形成的π键有________mol。
③肼能与硫酸反应生成N2H6SO4。N2H6SO4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则N2H6SO4的晶体内不存在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范德华力 b.共价键 c.配位键 d.离子键
A、B、C、D、E是单质,G、H、I、F是B、C、D、E分别和A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已知:
①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曾应用于铁轨的焊接;
②I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它和可以发生反应:2E+I
2F+D,F中的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回答问题:
(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Ⅰ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6g G 溶于盐酸,得到的溶液与铜粉完全反应,计算至少所需铜粉的质量(写出化学方程式和计算结果);,
(4)C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溶液与过量化合物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在I中燃烧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