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回答16~17题。
|
甲 |
乙 |
丙 |
丁 |
广东 |
☆☆ |
|
☆☆ |
☆☆☆☆ |
四川 |
☆☆☆ |
|
☆ |
☆☆☆ |
新疆 |
☆ |
☆☆ |
☆☆☆☆ |
|
山西 |
☆☆☆☆ |
☆☆☆ |
☆ |
☆ |
甲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寒潮 酸雨 |
B.酸雨 水土流失 |
C.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
D.土地荒漠化 寒潮 |
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和四川危害程度较低的原因分别是
A.纬度位置 森林覆盖率高 |
B.纬度位置 地形 |
C.降水量 地形 |
D.纬度位置 土壤 |
读图回答下面各题。该岛的地理特点是( )
A.铁路沿线多为荒漠景观 |
B.主要河流河道宽、水流缓 |
C.地势西高东低 |
D.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区 |
对该岛农业生产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寒潮 | B.飓风 |
C.春旱 | D.伏旱 |
我国地形对环境影响的错误叙述是()
A.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水汽能深入 |
B.地势阶梯分界处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
C.地形多种多样,为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
D.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多种作物的生长和农业规模化经营 |
以下两幅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
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
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
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
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
A.黄土高原 | B.三江平原 |
C.塔里木盆地 | D.青藏高原 |
(2013年高考真题)国家领导人近期出访了俄罗斯等四国,行程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
①温带草原带②热带雨林带③热带草原带④热带荒漠带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澳大利亚由东向西植被的分布规律是()
A.草原带—森林带—荒漠带 | B.荒漠带—草原带—森林带 |
C.森林带—荒漠带—草原带 | D.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