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选文,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
初,贾岛连败文场,囊箧空甚,遂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旋往京,居青龙寺。元和中,岛独按格入僻,以矫浮艳。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尝叹曰:“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阁、白阁诸峰隐者耳。”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
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遂吟曰:“落叶满长安。”方思属联,杳不可得,忽以“秋风吹渭水”为对,喜不自胜,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
后复乘闲策蹇访李凝幽居,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欲作“僧敲”,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傍观皆讶。时韩退之尹京兆,车骑方出。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马前。岛具实对,未定“推”、“敲”,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韩驻久之,曰:“敲字佳。”遂并辔归,共论诗道。结为布衣交,遂授以文法。去浮屠,举进士,自此名著。
时新及第,寓居法乾无可精舍。一日,宣宗微行至寺,闻钟楼上有吟声,遂登,于岛案上取卷览之,岛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之曰:“郎君鲜醴自足,何会此耶?”帝下楼去。继而觉之,大恐,伏阙待罪,上讶之。他日,乃授遂州长江主簿,后稍迁普州司仓。临死之日,家无一钱,惟病驴、古琴而已。当时谁不爱其才而惜其薄命!
岛貌清意雅,谈玄抱佛,所交悉尘外之人。况味萧条生计龃龉。自题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每至除夕,必取一岁所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痛饮长谣而罢。
(选自[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贾岛》有删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结为布衣交,遂授以文法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
B.岛不识,因作色项公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
C.所交悉尘外之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D.乃授遂州长江主簿樊於期乃前曰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岛沉醉于诗歌创作”的一组是( )
①岛独按格入僻,以矫浮艳 ②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
③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 ④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
⑤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 ⑥岛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之
A.①②④ | B.②③⑤ | C.②④⑤ | D.③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岛一开始因为科举连连失利,加上生活贫困,就出家当了和尚。后来得到韩愈的赏识并结为布衣之交。还俗后,中了进土,但萧条的家境始终没有改变。 |
B.贾岛两次冲撞了京兆尹的车队,但结果迥然不同。刘栖楚将贾岛关押一夜,而韩愈爱才惜才,非但不加责怪,还与他交好,共论作诗之法。 |
C.宣宗微服出行到法乾寺时,受到了贾岛的轻蔑。当时贾岛没有认出是宣 宗,宣宗也不知道楼上的人是贾岛。贾岛因对方衣着光鲜是富贵之人,就 报以轻蔑态度。 |
D.贾岛以苦吟著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正是苦吟的表现。每到 |
除夕之夜,他都要取出一年所作,焚香再拜,酹酒祝之,痛饮长歌,表现出
他对诗歌创作的痴心。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
(2)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阁、白阁诸峰隐者耳。
(3)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梅圣俞诗集》序
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奋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①,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②,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③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选自《四部丛刊》)
【注】①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少年举进士不第,仁宗时赐进士出身,多任小吏,仕途上不得志。②辟书:指招聘为佐吏的文书。③王文康公:王曙,宋仁宗时宰相。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兴:兴味 |
B.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抑:压制 |
C.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说:取悦 |
D.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次:编次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 |
下列用“/”线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 |
B.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 |
C.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 |
D.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 |
下列各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为已故挚友梅尧臣的诗集写此序言,重点不在评梅诗,而在对梅一生怀才不遇,深表同情和不平。 |
B.诗 “穷而后工”论点的提出,既有对尧臣“抑于有司”的现实思考,也有关于古代士子困顿和诗歌创作关系的总结。 |
C.第二段写“长老”“世人”都惊异于梅尧臣的诗才,这些并非闲笔,从正面肯定了梅尧臣诗文创作所取得的成就。 |
D.作者惜才,将梅尧臣设计为“歌泳功德”的庙堂诗人,固然有举荐挚友的意思,但多少显露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局限。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
(2)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
(3)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论语·八侑》)孔子认为怎样做才能达成“克己复礼”?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请结合以上选段,简要分析“礼”和“仁”之间的关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景公饮酒酣,曰:“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饮,请无为礼。”晏子蹴然改容曰:“君之言过矣!群臣固欲君之无礼也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弑君而礼不使也。禽兽以力为政,强者犯弱,故日易主,今君去礼,则是禽兽也。群臣以力为政,强者犯弱,而日易主,君将安立矣!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故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礼不可无也。” 公湎而不听。少间,公出,晏子不起,公入,不起;交举则先饮。公怒,色变,抑手疾视曰:“向者夫子之教寡人无礼之不可也,寡人出入不起,交举则先饮,礼也?” 晏子避席再拜稽首而请曰:“婴敢与君言而忘之乎?臣以致无礼之实也。君若欲无礼,此是已!” 公曰:“若是,孤之罪也。夫子就席,寡人闻命矣。”觞三行,遂罢酒。盖是后也,饬法修礼以治国政,而百姓肃也。
晏子朝,杜扃望羊待于朝。晏子曰:“ 奚故不朝?”对曰: “君夜发不可以朝。”晏子曰:“何故?”对曰:“梁丘据扁入歌人虞,变齐音。” 晏子退朝,命宗祝修礼而拘虞,公闻之而怒曰:“何 故而拘虞?”晏子曰:“以新乐淫君。” 公曰:“诸侯之事,百官之政,寡人愿以请子。酒醴之味, 金石之声,愿夫子无与焉。夫乐,何必夫故哉?” 对曰:“夫乐亡而礼从之,礼亡而政从之,政亡而国从之。国衰,臣惧君之逆政之行。有歌,纣作北里,幽厉之声,顾夫淫以,鄙而偕亡。君奚轻变夫故哉?” 公曰:“不幸有社稷之业,不择言而出之,请受命矣。”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日:“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令所睹于涂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选自《晏子春秋》,中华书局1962年版)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色变,抑手疾视曰疾:速度 | B.臣惧君之逆政之行逆:背离 |
C.公被狐白之裘被:披着 | D.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循:巡视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A.人而无礼,胡不遄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B.臣以致无礼之实也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
C.顾夫淫以鄙而偕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D.乃令出裘发粟臣乃敢上壁 |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群臣固欲君之无礼也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弑君而礼不使也
A.群臣固欲君之 / 无礼也力 / 多足以胜其长勇 / 多足以弑君而礼不使也 |
B.群臣固欲君之无礼也 / 力多足以胜其长 / 勇多足以弑君 / 而礼不使也 |
C.群臣固欲君之无礼也 / 力多足以胜其长 / 勇多足以弑君而礼 / 不使也 |
D.群臣固欲君之无 / 礼也力多足以胜 / 其长勇多足以弑君 / 而礼不使也 |
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认为,礼是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准。“人而无礼“,人就成了禽兽。一国之君,如果 带头不讲礼,国家的根本就会动摇。 |
B.晏子既敢谏也善谏,他以自己“出人不起,交举则先饮”的行为激怒景公,使其切身 感知不讲礼的后果,从而接受劝谏。 |
C.景公夜听新乐而“不朝”,对此晏子以拘捕歌人虞表示了反对。因为他认为君王如果 喜爱音乐会导致礼法废弃,国家灭亡。 |
D.景公“被狐白之裘”诧异三天大雪而天不寒冷,晏子以古贤君的做法批评景公不知百姓饥寒困苦,促使景公施行了善政。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是后也,饬法修礼以治国政,而百姓肃也。
(2)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夫子无与焉。
(3)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上集贤文相书(宋)苏舜钦
昨因宴会,遂被废逐,即日榜舟东走,潜伏于江湖之上,日与鱼鸟同群,躬耕著书,不接世故,当日之事,绝不历于齿牙之间,或亲旧见过,往往闵恻而言,以谓某以非辜遭废,天下之所共知,何久穷居默处,无一言以自辩,浩然若无意于世者,岂钝怯不晓者乎?某绝不酬应,且止其说,然内实有所待耳。夫为吏坐贿,国典之所永弃,人情之所不堪,某心膂血气人也,平生厉名节,劝文墨,未尝一施胸中之才,岂其衔冤恨,困处无人之庐,以终此身乎?盖被罪一二年间,谤议汹汹,尚未宁息;相中伤者,皆当路得志,某虽欲力自辩雪,徒重取困辱耳。故若死灰槁木,昏昏自放。去岁闻天子驿召阁下入政事府,某久熟阁下之德望,中怀油然始有萌蘖之望。敢辄以尺纸,少布下恳。
始者,御史府与杜少师、范南阳有语言之隙,其势相轧,内不自平,遂煽造诡说,上惑天听,逆施罗网,预立机械,使狡吏穷鞠,搒掠以求滥,事亦既无状,遂用深文。推按甚明,具狱备在,无一物入己,而以监主自盗,减死一等定刑。法司前后断狱体例,及自有正条,并不引用。阁下察之,盖有由也。某之偏言,似不足信,幸询于众论及晓法而公者。
噫!国家制驭奸欺、示信天下者,今惟法律而已。盖法律著之于篇,众所共晓,苟一倾挠,人皆具知。故大上钦慎不敢自专岂容有司自为轻重苟快己志以隳旧典污辱善士戕害不辜。况本朝自符祥以,一用宽典,吏有奸赃狼籍,未尝至于深刑。今上仁明爱物,度越前古,官吏一入人罪者,往往十余年未尝升擢,或沉于铨调,不与改官,此见圣心慎刑恶杀之至。而某被此冤滥,又有端由,但未为钜公开陈而建白之。天聪一闻,玉色必悦,阁下以英伟之量,押领魁柄,必以康济民物、湔涤冤滞为己任,故某不避冒渎,以铺此言。况某者,潜心策书,积有岁月,前古治乱之根本,当今文武之方略,粗通一二,亦能施设,废弃疏贱,不信于时。明公敛之弃之,俯伏俟命,谨具手启。
(选自《苏舜钦集编年校注》,巴蜀书社1991年版,有删减)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亲旧见过过:经过 | B.夫为吏坐贿坐:犯……罪 |
C.使狡吏穷鞠鞠:审问 | D.而某被此冤滥被:蒙受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生厉名节通“砺”,砥砺 |
B.相中伤者,皆当路得志相互 |
C.官吏一入人罪者使……入 |
D.必以康济民物、湔涤冤滞为己任洗雪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者”字,与“国家制驭奸欺、示信天下者”的“者”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齐谐》者,志怪者也 |
B.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
D.悟已往之不谏,知者之可追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某绝不酬应,且止其说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B.敢辄以尺纸,少布下恳徒以吾两人在也 |
C.而以监主自盗,减死一等定刑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D.废弃疏贱,不信于时为降虏于蛮夷 |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自己被定罪罢官,原因在于朝中的党派之争,并不是自己确有罪责。 |
B.被废逐后,作者避世独处,不愿提及所受的冤屈,精神委靡沉沦,看到文相上任,才萌生重新出仕的希望。 |
C.作者陈述当时自己遭受笞击、定刑严苛、于法无据的情形,是要向文相力证自己的清白。 |
D.作者认为,当时朝廷对官员施用宽典,加上君王仁厚爱人,只要文相肯替自己向皇上陈说,一定能帮自己争取到重新施展才华的机会。 |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故大上钦慎不敢/自专岂容有/司自为轻重/苟快己志以隳旧/典污辱善士/戕害不辜 |
B.故大上钦慎/不敢自专岂容/有司自为/轻重苟快己志/以隳旧典/污辱善士/戕害不辜 |
C.故大上钦慎/不敢自专/岂容有司自为轻重/苟快己志/以隳旧典/污辱善士/戕害不辜 |
D.故大上钦慎不敢/自专岂容有司自为/轻重苟快/己志以隳/旧典污辱/善士戕害/不辜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某虽欲力自辩雪,徒重取困辱耳。(4分)
(2)幸询于众论及晓法而公者。(3分)
(3) 此见圣心慎刑恶杀之至。(3分)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 其 路 而 弗 由 放 其 心 而 不 知 求 哀 哉 人 有 鸡 犬 放 则 知 求 之 有 放 心 而 不 知 求 学 问 之 道 无 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