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张学良为东北大学校刊题词:“现在唯一的救国之方,是坚定决心,
把自己无条件地给社会和我的国家。”为此他实践自己誓言的行动是( )
A.宣布东北易帜 |
B.领导东北军民抗日 |
C.与杨虎城共同发动西安事变 |
D.成立南京政府 |
西门子等制成发电机并使它实际可用,开启了以电气化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诞生及卡尔·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开创物理学新时代,由此可以看出 ()
A.美国科技术平超越德国 |
B.世界科技中心多元化 |
C.德国是当时世界科技中心之一 |
D.当时有两个世界科技中心:美国和德国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
B.电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
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
D.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 |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两人对暴力革命的内涵理解不同 |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
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
D.两人对公民权利认识不同 |
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对下边表格中思想家的观点或名言,理解正确的是( )
国别 |
人物 |
观点或名言 |
古希腊 |
普罗塔戈拉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苏格拉底 |
认识你自己 |
|
中国 |
孔子 |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
孟子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A.普:肯定人的价值,第一次系统论证人生而平等理论
B.苏:对理性的追求,是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
C.孔:强调民本思想,体现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D.孟:主张民贵于君,对王权专制的明确否定
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在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 )
A.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
B.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
D.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