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男孩儿杨孟衡,不满七岁时,由于一场意外失去了双臂。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了用脚生活和学习。他兴趣广泛,爱唱歌,爱踢足球,书法作品还在全国书法竞赛中获奖。他以顽强的毅力徜徉于知识的海洋,用刻苦的学习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与高度。“如果想把困难变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每当遇到困难,他总是这样告诫自己。天道酬勤,在2010年的高考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山大学。
(1)有同学认为:“人只有经历挫折和逆境,才能成功!”对这一观点,你是如何看待的?(7分)
(2)没有双臂,但不能阻挡他拥抱梦想;没有双翼,他却能飞得更高!杨孟衡的成长经历给我们怎样的启示?(5分)
“十二五”规划明确: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今年的工作时指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共13分)
(1)这些措施保障了公民的哪项权利?
(2)义务教育的特征是什么?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珍惜这一权利?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2年3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会议指出,条例起草过程中,通过到地方调研、召开座谈会和上网公布等方式,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作了多次修改。草案按照确保安全、切合实际的总体思路,规定了保障校车安全的基本制度。会议决定,条例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公布施行。(共14分)
(1)国家采取以上措施是为了维护中小学生的什么权利?
(2)我国通过哪些法律保护公民的这项权利?(至少写3部法律)
(3)我们应该怎样积极行使这项权利?
感知举例(共13分)
(1)感受权利和义务
情境 |
享有或侵犯什么权利或履行什么义务 |
A、小宁经常拿别人的缺陷开玩笑,并给他们起侮辱性外号。 |
|
B、成绩册发下来,小明很想知道别人的分数和评语,于是他翻看了别人的成绩册。 |
|
C、某公民向税务局及时缴纳其转让发明权的税款。 |
|
D、小何喜欢写作,她经常以“雨荷”为笔名向某出版社投稿 |
|
E、小雅将自己的积蓄存入银行,每年获得一定的利息。 |
(2)想一想:在社会生活中,公民为什么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材料:在我国,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请依据下列情境回答问题:(共12分)
情境一:某单位选民在投票选举人大代表。
情境二:8岁的小红继承了父亲的5万元存款。
情境三:成年子女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关心、体贴父母。
(1)上述情境各表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履行了什么义务?
(2)简要说明公民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自觉履行义务?
材料:学校团委要组织九年级同学星期天去社区敬老院打扫卫生,班主任动员小明参加,小刚以要看NBA球赛为理由,不愿参加。班主任要小明以班集体的利益为重,可小明说集体和他无关。
(1)请运用所学知识,帮助材料中的班主任劝说小明。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应如何履行关爱集体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