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德国履行本条约之保障起见,凡坐落莱茵河以西之德国领土连同各桥头,自本
条约实行起15年期间内均应由协约及参战各国军队占领”。这一条款应当出自
| A.《布列斯特和约》 |
| B.《凡尔赛和约》 |
| C.《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
| D.《四国条约》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
| 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
| B.正确指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 |
| C.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
| D.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 |
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学者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这部书应是( )
|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
| B.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
| C.朱熹的《四书集注》 |
| D.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王守仁(阳明)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答罗整庵少宰书》)这一言论( )
①受南宋陆九渊的思想影响
②主张通过内心反省获得新知
③否定孔子儒家思想地位
④体现出一定的独立自由精神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下列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
| A.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 |
| B.朱熹建立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
| C.朱熹使儒学更具哲理性和思辨化 |
| D.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 |
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以上言论表明董仲舒主张( )
| A.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 |
| B.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 |
| C.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 |
| D.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