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某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图中R是电阻箱,R0是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闭合电键S,调节电阻箱的阻值,记录电阻箱的示数R和电压表相应的示数U,记录数据如表所示。为了较方便准确地得到实验结论,可用图像法来处理实验数据,若图像的纵坐标表示电压表的示数U,则图像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应是 (请从数据表格中选择),利用表中的数据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图像,根据图像可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 V,电源的内电阻r= Ω。(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R/Ω |
48.0 |
20.0 |
12.0 |
8.0 |
5.5 |
4.0 |
U/V |
1.45 |
1.4 |
1.33 |
1.26 |
1.18 |
1.09 |
![]() |
0.03 |
0.07 |
0.11 |
0.16 |
0.21 |
0.27 |
![]() |
0.02 |
0.05 |
0.08 |
0.12 |
0.18 |
0.25 |
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错误 的或没必要 的选项的前面字母填在横线上:。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
D.用铅笔记录小球位置时,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选取了A、B、C三个计数点,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s。现用刻度尺量得AB=3.90cm,AC=10.20cm,则纸带经过B、C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m/s。
如图所示,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1)某同学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步骤,其中不正确或没有必要的是________(填序号即可)
A.正确安装好实验仪器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学生电源的低压直流输出端
C.实验中,释放纸带前用夹子夹住纸带不上下移动,且保证纸带竖直
D.为了使打出来的第一个点清晰,应该先释放纸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开关
(2)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g=10m/s2.若实验选用的重物质量为100g,纸带上打点计时器打下的连续计时点A、B、C、D到O点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则重物从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减少J,重物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m/s,其动能的增加为_________J.(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
在“探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物体运动轨迹的一部分,然后以轨迹上的A点为坐标原点,在竖直方向上建立坐标系,如下左图所示。轨迹上A、B、C三点的坐标值已在图中标出。取g=10m/s2,则物体的平抛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平抛抛出点的横坐标x=__________cm,纵坐标y=________cm。
利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器材有:浓度为0.05%(体积分数)的油酸酒精溶液、最小刻度为0.1ml的量筒、盛有适量清水的45×50cm2浅盘、痱子粉、橡皮头滴管、玻璃板、彩笔、坐标纸。则:
①下面给出的实验步骤中,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A. 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将油酸薄膜的形状画在玻璃板上。
B.用滴管将浓度为0.05%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滴入1ml油酸酒精溶液时的滴数N
C. 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坐标纸上是边长为1cm的正方形,计算轮廓内正方形的个数,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积S
D.将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浅盘内水面上,用滴管吸取浓度为0.05%的油酸酒精溶液,从低处向水面中央一滴一滴地滴入,直到油酸薄膜有足够大的面积又不与器壁接触为止,记下滴入的滴数n
②该实验测得的单个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_____________(单位:cm)。
A、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