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图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回答:
(1)分析三基地发展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
(2)比较A、B、C三地在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上的差异,并填写下表: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根据水循环过程,给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
(2)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A ,C , E ,F 。
(3)由A与B组成的水循环叫 ;由D与E组成的水循环叫 。
(4)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个环节关系最密切? (填字母)。
(5)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 。
(6)环节B与E水量较大的是 。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①~⑥各直线上添画箭头,完成水循环过程。
(2)写出①~⑥所表示的各环节:
①________ __,②________,③_______ __,
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
(3)①~⑥各箭头表示水循环中的______________循环,其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援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加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带。
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地。
3.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的地带性差异。
4.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独特地域单元。它的隆起是近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科学家在隆起过程与环境变迁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许多开拓性的进展。读青藏高原隆起前后大气环流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无青藏高原时的环流状况
材料二:高原季风环流纬向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下列A、B、C、D四个选项表示材料三中序号的含义,请将选项填写在相应序号后的空格内(填字母,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① ,② ,③ ,④ 。
A.阻挡印度洋、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 B.中亚、西亚粉尘东输沉积形成高原
C.改变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D.东亚、南亚形成最强盛的季风区根据材料探究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东部地区气候的影响: 。
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这种特性表现在: 。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3道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