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我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资料,回答问题。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
①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
②已达到环境人口容量
③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④处于城市化缓慢增长阶段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最接近下图中的(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广东省已成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但未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B.青壮年劳动力迁入数量多 |
C.城市化速度缓慢 |
D.家庭规模减小 |
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湾以西的麦克默多干燥谷,大约有200多万年没有降水,是地球上条件最严酷的荒漠,是南极大陆唯一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干燥谷中有冰层达数米厚的盐湖。干燥谷的边缘有时还能看到一条从冰川中流出的富含铁的河流,被当地称为“血瀑布”。 图为南极洲麦克默多干燥谷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麦克默多干燥谷全年平均气温为-30℃,而冰层下的湖水水温却高达25℃,比较温暖,其主要原因是()
A.湖底地壳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
B.夏季冰川融水注入,增加了湖水的温度 |
C.阳光透过冰层,冰层阻止其热量散失,形成“温室效应” |
D.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
有关麦克默多干燥谷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推论正确的是()
A.该地深受极地东北风的影响,风力强劲,干燥 |
B.该地多为V型谷、角峰、刃脊、冰斗等冰蚀地貌 |
C.每年7月在干燥谷附近可以看到血瀑布现象 |
D.在干燥谷谷底可能有风成沙丘的分布 |
据“中国水文信息网”的数据显示,2015年10月19日8:00位于鄱阳湖江西都昌水文站水位为12.58米,比该站1952~2014年平均水位偏低1.14米。与正常年份相比,今年鄱阳湖中部湖区进入枯水季节的时间提前了17天。图为鄱阳湖地区水系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近年来鄱阳湖表现出枯水期时间提前、水位偏低,下列说法中与其成因关联度较小的是()
A.大面积退耕还湖 |
B.鄱阳湖流域降水偏少 |
C.三峡水利工程的影响 |
D.大规模的采砂活动使湖口通道的泄流能力增强 |
关于该地区的说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白天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因此鄱阳湖白天降水量多于夜晚 |
B.鄱阳湖与周边地区会形成湖陆风。其中与冬季相比,夏季的湖风转陆风会推迟 |
C.依据水循环原理直接补给鄱阳湖水量最多的水体是大气降水 |
D.当湖水经湖口泄流入江量最多时,鄱阳湖的水位达到最低 |
2015年某月新加坡惨遭雾霾笼罩,空气污染指标攀升至“不健康”标准,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图为新加坡周边地区烟雾浓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下列关于新加坡雾霾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雾霾现象主要是由于当地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烟尘 |
B.该雾霾现象的“罪魁祸首”主要来自马来半岛 |
C.该雾霾现象持续发生时,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可能正忙于剪羊毛 |
D.该雾霾现象的产生与当地森林茂密不利于烟雾消散有关 |
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苏门答腊岛地处两大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
B.马来半岛西侧冬季降水多于夏季,东侧夏季降水多于冬季 |
C.爪哇岛植物繁茂、草木终年常青,肥沃的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
D.除东、西两端外,马六甲海峡内流向西北的海水流速冬季较大、夏季较小 |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一般是指长江流域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据此完成下列问题。三伏期间,下图中四地降水最丰富的是()
A.A | B.B | C.C | D.D |
三伏是长江流域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有关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此时空气湿度大,天气闷热 |
B.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的一个时段 |
C.入伏后,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 |
D.七八月份在副高的控制下,天气晴朗少雨 |
观察下图中的四种自然景观,关于图中四种景观主要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冰川侵蚀 | B.②风力堆积 |
C.③地壳运动 | D.④风力侵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