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底召开的德班气候大会经过14天的艰苦谈判,终于通过决议,实
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这标志着大会几经转折后交出了一份积
极的答卷,回应了国际社会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期待。这主要体现了
①人类通过实际行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改造客观世界基础
④基于人类共同利益而作出的价值选择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比尔说过,不久的将来,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和它的各种文化,进行各种娱乐……这段话说明
①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更为迅速、广阔
②互联网技术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③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④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 | D.①③④ |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奏响的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华丽乐音。意大利比萨大教堂、中国故宫、印度泰姬陵分别体现了世界不同民族文化风格,这体现了
①民族文化的多样性②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A.③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①④ |
上题材料中中国媒体向世界推介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表明
A.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 |
B.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
C.每个国家的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D.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
2005年6月26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世界遗产文化旅游丛书》,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自然瑰宝。丛书包括《明清故宫》、《天坛》、《布达拉宫》、《庐山》、《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莫高窟》等。上述材料说明
A.同民族的文化具有明显的差异 |
B.世界文化是由不同国家的文化构成的 |
C.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起决定作用 |
D.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应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 |
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在其他国家的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
B.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
C.传统习俗对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
D.这是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