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生者,家不中资,而耽饮,夜非浮三白不能寝也。一夜睡醒,转侧间,似有人共卧者,摸之,则茸茸有物;烛之,狐也。半夜,狐欠伸。启覆视之,儒冠之俊人也。起拜榻前,谢不杀之恩。生曰:“卿我鲍叔也。如不见疑,卿可常临。”狐诺之。抵夕,果至,促膝欢饮。狐曰:“屡叨艮酝,当为君少谋酒资。”明夕,来告曰:“去此东南七里,道侧有遗金,可早取之。”诘旦而往,果得二金。异日,谓生曰:“市上荞价廉,此奇货可居。”从之,收养四十余石。人咸非笑之。未几,大旱,禾豆尽枯,惟荞可种。售种,息十倍。由此益富,治沃田二百亩。 (蒲松龄《聊斋志异》)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2分)
(1)烛之,狐也 (2) 屡叨艮酝,当为君少谋酒资。翻译下面句子。
车生者,家不中资,而耽饮,夜非浮三白不能寝也。为了报答车生的不杀之恩,狐狸做了哪几件事?
这篇文言文的题目是《 友》,请你在横线上填上一个字。
(甲)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楚人隐形
楚人贫居,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鄣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鄣,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默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鞭数十,驱之别院(用鞭子打) | B.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看清) |
C.妻始时恒答言“见”(永恒) | D.不能复分别(分辨) |
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两组是( )( )
A.徐喷以烟 以叶自鄣 | B.心之所向 昂首观之 |
C.遂于树下仰取叶 又留蚊于素帐中 | D.以土砾凸者为邱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翻译下列的句子。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②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结合文章分析
①(甲)文末一句“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乙)文中楚人真的能隐形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有群臣当①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普之性如此也。
《宋史赵普传》
①迁:升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曾经) B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最终)
C 朕固不为迁官(坚持) D 刑以惩恶,赏以酬功 (报酬)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
B.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C.普之性如此也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藩 |
D.太祖乃悟,卒用其人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②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两段文字,表现了赵普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负势竞上()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第一段总说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特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此句从侧面落笔,衬托山水诱人的力量之外,言外之意是什么?
(一)
三年①春,帝亲祀南郊。礼毕,曰:“朕可方汉之何帝?”喟然问隶校尉刘毅对曰:“桓、灵。”帝曰:“何至于此?”对曰:“桓、灵卖官,钱入官库②;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③不如桓灵也。”帝笑曰:“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朕有直臣,固为胜之。”
(选自《资治通鉴·晋纪》)
(二)
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④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⑤之。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⑥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予,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旦盟羞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主宣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三年: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三年。 ②官库:公家的库房。 ③殆:几乎。④适:到……去。 ⑤罢:了结。⑥讲:和解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帝亲祀南郊 (祭祀) | B.喟然问隶校尉刘毅 ( 感叹) |
C.二国皆怒而去 (回去) | D.使乐羊伐中山 (派、派遣) |
下列句子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B.桓、灵之世,不闻此言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 |
C.韩借师于魏以伐赵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
D.朕可方汉之何帝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以此言之殆不如桓灵也。
②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读了上文以后,你觉得晋武帝和魏文侯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4分)
山市
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暗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意义。
(1)念近中无此禅院()(2)碧瓦飞甍()
(3)惟危楼一座()(4)裁如星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然数年恒不一见尘气莽莽然 | B.始悟为山市项为之强 |
C.见宫殿数十所层层指数 | D.又其上,则暗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
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翻译成现代汉语。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篇短文所写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