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楚人隐形
楚人贫居,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鄣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鄣,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默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十,驱之别院(用鞭子打) B.能张目对日,察秋毫(看清)
C.妻始时答言“见”(永恒) D.不能复分别(分辨)

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两组是(  )(  )

A.徐喷烟  叶自鄣 B.心所向   昂首观
C.遂树下仰取叶 又留蚊素帐中 D.以土砾凸者邱舌一吐而二虫尽所吞

翻译下列的句子。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②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
结合文章分析
①(甲)文末一句“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乙)文中楚人真的能隐形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

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用原文语句作答:
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