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下面题目。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乙】赵简子出畋,命郑龙射野人,“使毋惊吾鸟。”
龙曰:“吾先君晋文公伐卫,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
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
(选自《金楼子·郑龙谏勿伤百姓》)
【注】①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晋国正卿。②畋:tián,打猎。③野人:农夫。④晋文公:即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⑤卫:春秋时的卫国。
请用“/ ”给下面的句子标出一处停顿。
今 齐  地  方  千  里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1)寡人之耳者              (2)故木愈高者愈惧                 
(3)皆以美徐公              (4)今君一畋,欲杀良民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人爵愈贵者愈危。
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
同样是“谏”,邹忌和郑龙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这对你与人交往有何启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雹 神

蒲松龄

王公筠仓莅任楚中,拟登龙虎山谒天师。及湖,甫登舟,即有一人驾小艇来,使舟中人为通。公见之,貌修伟,怀中出天师刺,曰:“闻驺从将临,先遣负弩。”其预知益神之诚意而往。天师治具相款。其服役者,衣冠须类常人,前使者亦其侧。少间向天师细语,天师谓公曰:“此先生同乡,不之识耶?”公问之。曰:“此即世所传雹神李左车也。”公愕然改容。天师曰:“适言奉旨雨雹,故告辞耳。”公问:“何处?”曰:“章丘。”公以接壤关切,离席乞免。天师曰:“此上帝玉敕,雹有额数,何能相?”公哀不已。天师垂思良久,乃顾而嘱曰:“其多降山谷,勿伤禾稼可也。”又嘱:“贵客在座,文去勿武。”神出至庭中,忽足下生烟,氤氲匝地。俄延逾刻,极力腾起,才高于庭树;又起,高于楼阁。霹雳一声,向北飞去,屋宇震动,筵器摆簸。公骇曰:“去乃作雷霆耶!”天师曰:“适戒之,所以迟迟,不然平地一声,便逝去矣。”公别归,志其月日,遣人问章丘。是日果大雨雹,沟渠皆满,而田中仅数枚焉。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王公筠苍:王孟震,字筠苍,山东淄川人。明代万历年间进士。②刺:名帖。③驺从:古时达官贵人出行时护卫在前后的骑卒。④负弩:充当先导。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怀中出天师刺  

②公以接壤关切  

③顾而嘱曰  

④文去勿武  

(2)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公讶其预知益神之诚意而往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其服役者,衣冠须鬣多不类常人,前使者亦侍其侧。

②此上帝玉敕,雹有额数,何能相徇?

(4)王筠仓这个人物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的理解。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回答问题。

【甲】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 ,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 ,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隋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因倾且颓弛,禽鸟厌之,百卉芜谢。余购以月俸,茨 墙剪阖 ,易檐改涂。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 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赤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已巳三月记。

(节选自袁枚《随园记》,有删改)

【注释】①胚胎:此指小仓山为清凉山余脉。②堂皇:厂大的堂厦。③茨:用茅或苇盖屋子。④阖:草帘子。⑤夭阏(è):阻塞。

【乙】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余 购 以 月 俸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自北门桥 西  

②为南唐避暑   

③以一官 此园   

④太守之乐其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阅读【甲】文,概括"随园"名称的由来。

(5)【甲】【乙】两部分文字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鸽类甚繁,名不可屈以指,惟好事者能辨之也。邹平张公子幼量癖好之,按经而求,务尽其种。其养之也,如保婴儿。齐鲁养鸽家,无如公子最;公子亦以鸽自诩。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

有父执某公,为贵官。一日,见公子,问:“蓄鸽几许?”公子唯唯以退。疑某意爱好之也,思所以报而割爱良难。又念长者之求,不可重拂,且不敢以常鸽应,选二白鸽,笼送之,自以千金之赠不止也。他日见某公,而其无一申谢语,心不能忍,问:“前禽佳否?”答云:“亦肥美。”张惊曰:“烹之乎?”曰:“然。”张大惊曰:“此非常鸽也!”某回思曰:“味亦殊无异处。”

(节选自《聊斋志异•鸽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B.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C.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D.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张大惊曰:“此非常鸽也!”某回思曰:“味亦殊无异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写张幼量送鸽给某公,实现了“宝剑赠壮士”的愿望。

B.鸽子品类繁多,数不胜数,不是精通此道的人,不能辨识。

C.张幼量按照鸽经的要求,用养育婴儿的方法养育他的鸽子。

D.某公理解支持张幼量的养殖事业,很关心鸽肉的质量产量。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A.①峰回路转

回:挺拔

②太守自谓也

谓:对……说

B.①云归而岩穴暝

暝:昏暗

②野芳发而幽香

芳:花

C.①泉香而酒洌

洌:清

②杂然而前陈者

陈:摆开

D.①而乐亦无穷也

亦: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

已而:不久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竹鸡之性,遇其俦必斗。捕之者扫落叶为城,置媒其中,而隐身于后操罔焉。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无得脱者,盖目既闭则不复见人。鹧鸪性好洁,猎人于茂林间净扫地,稍散谷于上,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则以㛃竿取之。麂行草葬中,畏人见其迹,但循一径,无问远近也。村民结绳为环,置其所行处,麂足一挂,则倒悬于枝上,乃生获之。江南多土蜂,人不能识其穴,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蜂见之必衔入穴,乃蹑寻得之,薰取其子。虫鸟之智,自谓周身实,如人之不仁何?

【注解】①俦:同类。②媒:媒介物。这里指用来诱惑竹鸡的鸟。③罔:同“网”,捕猎的工具。④㛃jié:同“洁”。

(1)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城”的本意是“都邑四周的墙垣”,由此可以推测文中的“城”为“围墙”之意。

B.成语“循序渐进”中“循”是“顺着”“按照”的意思,以此推断,“但循一径”中的“循”也可以解释为“顺着”“按照”。

C.“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和“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以”的含义是一样的,都是“拿”的意思。

D.“乃蹑寻得之”中的“蹑”有“放轻(脚步)”“跟踪”等义项,依据前后语境,此处应选“跟踪”之义。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

B.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

C.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

D.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

②虫鸟之智,自谓周身矣,如人之不仁何?

(4)请结合本文及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人类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与自然的关系。

【链接材料】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吕氏春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