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中有病脚疮者,痛不可忍,谓家人曰:“尔为我凿壁为穴。”穴成,伸脚穴中,入邻家尺许。家人曰:“此何意?”答曰:“凭他去邻家,无与我事。”又有医者,称善外科,一裨将①阵回,中流矢,深入膜内,延使治,乃持并州剪②剪去矢管,跪而请谢。裨将曰:“镞③在膜内须急治。”医曰:“此内科事,不应并责我。”
噫,脚入邻家犹我之脚也镞在膜内然亦医者之事也。乃隔一壁,辄思委脚,隔一膜,辄欲分科,然则痛安能已,责安能诿乎?今日当事诸公,见事之不可为,而但因循苟安,以遣来者,亦若委痛于邻家,推责于内科之意。
【注释】①裨将:在古代指副将。②并州剪:剪刀名。古时并州所产剪刀,以锋利著称。③镞(zú):箭头。、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里中有病脚疮者 (2)延使治 (3)跪而请谢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然则痛安能已,责安能诿乎? 、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限断三处,停顿处用“∕”隔开。
脚入邻家犹我之脚也镞在膜内然亦医者之事也。、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谢安赴宴
桓温伏甲①设馔,广延朝士,因此②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王曰:“晋之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愈表于貌。望阶趋席,仿作洛生咏③,讽“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乃趣④解兵。王、谢旧齐名,于此始判优劣。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注释】①桓温、谢安、王坦之:均为人名。伏甲:埋伏士兵。 ②因此:趁此。③洛生咏:晋时洛阳一带的读书人吟诵诗文的音调。④趣:通“促”,立即,赶快。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1)当作何计()(2)相与俱前()对划线句“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王坦之非常惊慌,渐渐地在脸色上看出来。 |
B.王坦之惊慌的模样,渐渐地在脸色上看出来。 |
C.王坦之非常惊慌,渐渐地从脸色上显露出来。 |
D.王坦之惊慌的模样,渐渐地从脸色上显露出来。 |
桓温“伏甲设馔”的目的是(用原文语句回答)
本文通过对谢安、王坦之两人赴宴中的不同表现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谢安的气度和品质。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黄生借书说(节选)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黄生借书说》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故有所览辄省记。上文第段作者以自己读书的亲身经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①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②珠也。
注释①缉:装饰边沿。②鬻:卖。解释划线的词语。4分
(1)郑人有欲买履者()(2)乃曰()
(3)为木兰之柜()(4)缉以翡翠()选出“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3分
A.而置之其坐 | B.而忘操之 | C.反归取之 | D.为木兰之柜 |
翻译句子。4分
(1)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2)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由乙文的内容可提炼出的一个成语故事是,你从该寓言故事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3分
马说(19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关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本文的作者是代的。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2)才美不外见 见: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4)是马也 是:翻译下列句子。
(1)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怎样才能使千里马充分发挥其日行千里的才能?(整理文中的句子回答)
本文短小精悍,通篇运用寄托了作者之情 。
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郑公魏征①卒。征寝疾。上与太子同至其第②,指衡山公主③欲以妻其子叔玉④。征薨⑤,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以防己过。今魏征没,朕亡一鉴矣。”
注释:①郑公魏征:魏征在世时封为郑国公。魏征是唐太宗时名臣,常给太宗李世民提意见。② 第:府第,封建社会中官僚的大宅子。
③衡山公主:唐太宗的女儿。④叔玉:魏征之子. ⑤薨(hōng):公侯死称薨。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1)郑公魏征卒(2)并为书石
(3)可正衣冠 (4)朕亡一鉴矣翻译下列句子
(1)人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2)朕尝保此三鉴以防己过文中唐太宗以三镜自照的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