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马  说(19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关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本文的作者是      代的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一食尽粟一石 或:         
(2)才美不外 见:         
(3)且欲与常马不可得 等:         
(4)马也 是:        
翻译下列句子。
(1)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怎样才能使千里马充分发挥其日行千里的才能?(整理文中的句子回答)
本文短小精悍,通篇运用             寄托了作者              之情 。
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原创】文言文阅读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其受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寤,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文学常识判断
《狼》选自蒲松龄写的长篇小说《聊斋志异》()
解释加点的词语
(1)目似瞑,暇甚()(2) 增笑耳()
(3)其一坐于前();(4)一狼其中()
翻译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乃悟前狼假寤,盖以诱敌。
通过屠户和狼的斗争,你能总结屠户是一个怎样的人?
站在“屠户”或“狼”的角度,你会提出怎样的忠告?

《北史·柳庆传》(节选)
柳庆字更兴,解人也。广陵王元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其盗牛。庆捕推得实,趣令就禁。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今若加以桎梏,后复何以脱之?”欣亦遣使辩其无罪。孟氏由此益骄。庆于是大集僚吏,盛言孟氏依倚权戚侵虐之状。言毕,便令笞杀之。此后贵戚敛手,不敢侵暴。
有贾人持金二十斤诣京师,寄人居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无何,缄闭不异而并失之。谓主人所窃。郡县询问,主人自诬服。庆疑之。乃召贾人曰:“卿钥置何处?”对曰:“恒自带之。”庆曰:“颇与人同宿乎?”曰:“无。”“与同饮乎?”“日者曾与一沙门再度酣宴,醉而昼寝。”庆曰:“主人特以痛自诬,非盗也。沙门乃真盗耳。”即遣捕沙门,乃怀金逃匿。后捕得,尽获所失之金。
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莫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庆以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乃作匿名书,多官门,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杂,终恐泄露。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庆乃复施免罪之榜。居二日,广陵王欣家奴面缚自告榜下,因此尽获党与。
太祖尝怒安定国臣王茂,将杀之,而非其罪。朝臣咸知,而莫敢谏。庆乃进争之。太祖逾怒曰:“王茂当死,卿若明其无罪,亦须之。”乃执庆于前。庆辞气不挠,抗声曰:“窃闻君有不达者为不明,臣有不争者为不忠,庆谨竭愚诚,实不敢爱死,惧公为不明之君耳。”太祖乃悟而赦茂,已不及矣。太祖黯然。明日,谓庆曰:“吾不用卿言,遂令王茂冤死。可赐茂家钱帛,以旌吾过。”
下列句子中的“以”与“祭以尉首”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主人特以痛自诬 B.庆以贼是乌合
C.可以诈求之 D.以旌吾过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陵王元欣是皇亲,他的孟姓外甥曾经因偷别人的牛而被柳庆捕获。但这个姓孟的人气焰嚣张,根本不把柳庆放在眼里。柳庆召集众多僚属吏员聚会,当众用笞刑打死了这个人,极大地震慑了那些豪强贵戚。
B.有一个商人钱财被盗,旅店主人被屈打成招,承认是自己偷了商人的钱财。柳庆发现了其中的疑点,通过仔细的盘问,最终抓住了正真的盗贼。
C.有一胡姓人家遭贼人打劫,贼人中有人通过写匿名信的方式,表达自己想自首却又担心治罪的心情。柳庆就张贴了一份自首免罪的告示,促其自首,终于全部抓获了这批劫匪。
D.太祖因怒要杀掉王茂,朝中大臣都知道王茂没有犯罪却不敢进谏。只有柳庆挺身而出,冒着与王茂一起治罪的风险,替王茂鸣冤。最终使太祖认识到误杀王茂的错误。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卿钥置何处()②多官门()
③卿若明其无罪,亦须之()④惧公为不明之君耳()
翻译下列句子。
①乃谓庆曰:“今若加以桎梏,后复何以脱之?”
②可赐茂家钱帛,以旌吾过。

《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ěr)①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①结毦: 用羽毛编织饰物。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使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因录益众可也 B.时适有人髦牛尾与备者
C.乃上客礼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祭尉首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亮知荆州当受敌 次:________②备手自结之因:________
③将军自何如也度:________④可镇南语:________
把文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
(2) 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

侯可字无可,华州华阴人。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既壮,尽易前好,笃志为学。随计入京,里中醵金赆行还,悉散其余与同举者,曰:“此金,乡里所以资应诏者也,不可以为他利。”且行,闻乡人病,念曰:“吾归,则彼死矣!”遂留不去。病者愈,辍己马载之,徒步而归。
知巴州化城县。巴俗尚鬼而废医,唯巫言是用,娶妇必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可为约束,立制度,违者有罪,几变其习。
签书仪州判官。西夏寇边,使者使可按视,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亟分其骑为三四,令之曰:“建尔旗帜,旋山徐行。”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骑不敢击。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说渭源羌酋输地八千顷,因熟羊以抚之。琦上其功。
可轻财乐义,人之急,忧人之忧。与田颜为友。颜病重,千里求医,未归而颜死,目不瞑。人曰:“待侯君乎?”且殓而可至,拊之乃瞑。颜无子,不克葬,可辛勤百营,鬻衣相役,卒葬之。方天寒,单衣以居,有馈白金者,顾颜之妹处室,举以佐其奁具。一日自远归,适友人郭行扣门曰:“吾父病,医邀钱百千,卖吾庐而不售。”可恻然,计橐中装略当其数,尽与之。关中称其贤。
【注】①计:计吏,考察官吏的官员。 ②醵:聚集钱财;赆:临行时赠送礼物。③熟羊:地名。④橐中装:指珠玉之类的财物。
下列句中的“其”与“其待侯君乎”中的“其”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组是

A.公问 B.太守即遣人随
C.真不知马也 D.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侯可入京应诏,回乡后将钱全部分给其他同举者,将要走时又留下来照顾生病的乡人,显示出他自律不贪的良好品格。
B.侯可任地方官政绩卓著。在巴州化城时,订立规约制度,基本上改变了当地“尚鬼废医”“娶妇责财”等陋习。
C.西夏寇边时,使者派侯可巡视,侯可立即带领数十骑到了边境,他设计迷惑敌人。
有功,被韩琦推荐作了泾阳知县。
D.侯可的朋友去世,他“鬻衣相役”以葬,并用所“馈白金”为朋友未出嫁的妹妹置

办嫁妆;友人父病无钱医治,侯可把自己的财物全给了他。其义举获得人们交口称赞。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还比:②娶妇必财责:
③因熟羊以抚之城:人之急急:
翻译下列句子。
(1)此金,乡里所以资应诏者也,不可以为他利。
译:
(2)令之曰:“建尔旗帜,旋山徐行。”
译:

吾乡吕徽之先生,家仙居万山中,博学能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常逃其名,耕渔以自给。一日,携楮币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至庭前,闻东阁中有人分韵作雪诗,一人得“滕”字,苦吟弗,先生不觉失笑。阁中诸贵游子弟辈闻得,遣左右诘之。先生初不言,众愈疑,亲自出,见先生露顶短褐,布袜草屦,辄侮之,询其见笑之由。先生不得已,乃曰:“我意举滕王蛱蝶事耳。”众始叹,邀先生入坐。先生曰:“我如此形状,安可厕诸君子间?”请之益坚,遂入阁。众以“藤”、“滕”二字请先生足之。即援笔即成,便出门。留之,不可得。问其姓字,亦不答,皆惊讶曰:“尝闻吕处士名,欲一见而不能,先生岂其人邪?”曰:“我农家,安知吕处士为何如人?”惠之谷,怒曰:“我岂取不义之财?”必易之,刺船而去。遣人遥尾其后,路甚僻远,识其所而返。雪晴,往访焉,惟草屋一间,家徒壁立。忽米桶中有人,乃先生妻也,因天寒,故坐其中。试问徽之先生何在,答曰:“在溪上捕鱼。”始知真为先生矣。至彼,果见之,告以特来候谢之意。隔溪谓曰:“诸公先到舍下,我得鱼,当换酒饮诸公也。”少顷,携鱼与酒至,尽欢而散。
下列句中的“而”与“欲一见而不能”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以瓦布之,动如初 B.黒质而白章
C.杂然而前陈者 D.委而去之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徽之是一位博学多才、安贫乐道、恬淡自守又不乏随和的隐士。
B.吕徽之听人作雪诗苦吟不出时笑出声来,众人一再追问原因,他才说出来。
C.吕徽之以耕种打渔为生,极其贫穷,乃至他的妻子只好坐在米桶中御寒。
D.吕徽之虽然隐居山野,但因其品质高洁,很关注自己的名声,很为众人仰慕。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携楮币富家易谷种诣:至庭前徐:
③苦吟弗就:④众始叹伏:
下列句子。
(1)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
(2)请之益坚,遂入阁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