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统计
指标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1993-2002年 |
灾害数量/次 |
1110 |
1987 |
2742 |
2935 |
死亡人数/万人 |
196 |
80 |
79 |
53.1 |
受影响人数/万人 |
7.4 |
14.5 |
19.6 |
25 |
灾害损失/亿美元 |
1310 |
2040 |
6290 |
6550 |
从表2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①灾害的强度减小了
②人类社会抵御灾害的能力增强了
③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了
④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减小了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读某省A图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和和B图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回答题。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呈下降态势 |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
C.增长量呈零态势 | D.增长模式没变化 |
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1990年以前 | B.2004年以后 |
C.2000—2004年之间 | D.1990—2000年之间 |
看下图,回答题:如果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投入,则下列各点中最能代表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如果a、b、c分别表示原料、能源、市场因素,下列各点最能代表炼铝工业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为“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题。在图中,③区
A.是城市的生产中心 | B.常住居民最多 | C.内部分区明显 | D.环境质量最差 |
在②区内, 可以布局
A.学校、体育馆 | B.消防车库、城市雕塑x |
C.政府机关、停车场、 | D.超市、文化馆 |
①、④是住宅用地为主的卫星城。造成它们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不是
A.自然环境条件 | B.与市中心的距离 |
C.基础服务设施 | D.交通通达度 |
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a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b)、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c)三者的关系正确是:
A.a<b<c | B.c<b<a | C.b<a<c | D.a<c<b |
下列人口流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大学生暑假回家 | B.牧民上山放牧 |
C.由上海调往北京工作定居 | D.农民利用农闲进城打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