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相邻的A、B、C、D四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6个电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E的单质可与酸反应,1molE单质与足量酸作用,在标准状况下能产生33.6LH2;E的阳离子与A的阴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A原子结构示意图 。
(2)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
C的元素名称为 ,
A、C、D、E四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顺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 (3)向D与E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滴入烧碱溶液直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
,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化学学习中有很多形如“A+B→C+D”的反应,请根据不同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上式中A、B、C、D均为多核10电子微粒,其中A为阳离子,B为阴离子,C、D均为分子,且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
则:①A+B→C+D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标准状况下,若2.24L的D被100mL 2mol/L盐酸吸收,则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
(2)如果上式中A、C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B、D为两种氧化物且它们的摩尔质量比为12:17,其中D能与NaOH溶液反应.
则:①A+B→C+D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D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③工业上,将B、D按一定的量溶于盐酸后,继续通入气体Z,再加入NaOH溶液调节pH可得高效净水剂(化学式为CA(OH)aCl6-n ),则气体Z的作用是____,B、D的最佳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
④工业上,通常第一步先用C与过量稀硫酸作用得溶液X:第二步再往溶液X中加入亚硝酸钠来制备C(OH)SO4,同时有气体NO生成,写出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永远值得炎黄子孙骄傲,也永远会激励着我们去奋发图强。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下的反应:2KNO3+C+S=K2S+2NO2↑+CO2↑。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被氧化的元素是,氧化剂是,还原剂是,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是。
甲乙两人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 3.6mol/L的稀硫酸。
(1)甲:量取20 ml 18 mol/L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 ml 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 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
② 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确操作是
;
③ 定容的正确操作是
。
(2)乙:用100 ml 量筒量取20 ml 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 ml 刻度线,再搅拌均匀。
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它隐含着许多信息和规律。下表所列是五种短周期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已知铍的原子半径为
)
(1)B与D形成的化合物是;A和E形成的化合物是。(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2)C的氢化物的电子式为。
(3)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上述五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
(5)C、E形成的化合物为、(填化学式)
下表列出了①~⑨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④的名称是______,元素④在周期表中所处位置____________,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角度看,元素④具有_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按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⑥④⑦的氢化物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氢化物的化学式)。
(3)元素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
(4)写出元素⑤形成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反应是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5)用电子式表示①与⑨反应得到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