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结合图片、材料和所学知识文化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图1土改中农民拔除地主立的界碑                       图2农民积极报名入社
材料三  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交售粮食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30000斤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材料一中图1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农民热情高涨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中根据图2指出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1分)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的早稻、花生高产“卫星“反映了当时我国农业生产出现哪一问题?(1分)
(4)1976年小岗村人均口粮仅230斤,这与当时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体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小岗村粮食产量比1976年大幅度提高的最主要原因。(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世界三大宗教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解读大国崛起】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读了15世纪以来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请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自豪的英国人曾经以“日不落帝国”来形容自己的国家。
(1)根据材料一回答,作为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当时的英国在经济发展方面有何先进之处?
材料二:正如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一样,爱迪生不仅为美国开辟了一块发展的新天地,也寻找到走向强盛的钥匙。南北战争后的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的应用,使美国率先开启了电气时代,成为电力工业的故乡,并由此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中,美国很快取代了英法的领先地位,以领头羊的姿态走在了世界前列。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经历南北战争的美国能开始腾飞的时代?
材料三:大约在150多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走上了一段充斥着悲剧和奇迹、混杂着屈服和刚强的历史。
(3)根据材料三回答,19世纪中期,日本历史上“悲剧和屈服”指的是什么?而日本创造“奇迹和刚强”又起步于什么事件?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觉得我国可以从这些大国的崛起中获得什么启示?

【品读人物传记】下面是世界历史上两位杰出人物的传记目录。

目录
一、英人后裔 历经维艰
二、初显身手 表现不凡
三、辞职回家 娶妻务农
四、众望所归 出任司令
五、率军出征 投身独立
六、临危不乱 连战连捷
七、经受考验 顽强战斗
八、指挥若定 打败英军
九、再度出山 两任总统
十、发表别辞 忠告后人
目录
一、金色年华
二、获得博士学位
三、《莱茵报》任职
四、流亡法国、英国
五、伟大友谊
六、共产主义者同盟
七、《共产党宣言》
八、《资本论》
九、公社革命
十、巨星陨落

(1)根据材料中的人物传记目录,判断两位主人公分别是谁。
(2)他们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各有何重大贡献?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每题4分)
(1)举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存在的关系。(各举一例)
(2)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融合?
(3)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张骞出使西域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
(4)穿时空隧道,你来到了北魏时期,亲历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前后情况,试举两例说明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的变化。
(5)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

识读下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8分 每小题各2分)
请回答:

(1)从什么时候北方少数民族开始迁往中原?举出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名称。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发生什么时候?
(2)什么原因导致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3)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生有何影响?
(4)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图一
图二

图一 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
(1)图一的房屋名称叫什么?
(2)居住图二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
(3)导致这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