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僇(lù)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耕绢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材料二 列宁认为,对落后的国家来讲,农民是社会各种力量中“决定性的因素”,处理好与农民的关系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至关重要。在解决战时共产主义的危机时,列宁指出:“现在最迫切的就是采取那种能够立刻提高农民经济生产力的办法。”
——《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曾长秋、王千慧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农村改革,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在农村普遍推行以大包干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又重新取得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即使用权……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王郁昭《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现代化》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商鞅采取什么措施调动了民众务农的积极性。
(2)根据材料二,说明列宁对农民问题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解决战时共产主义的危机,苏俄在1921年采取了什么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在我国率先实行农村改革的地区。根据材料三,回答为什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使农民积极性空前高涨?
(4)以上材料使你有何感悟?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日本明治维新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今年两会期间,“中国梦”成为代表委员频繁提及的热词。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
(1)请列举出中国近代史上让中国饱受屈辱的几个条约的名称及其影响。
(2)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我们赢得了国家的独立解放,中华民族有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出现在哪一件事情上?
材料二:“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4],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3)中国人民为了中国梦的实现,在近代也进行过不懈的努力与探索,其中从制度层面上进行探索的事件有哪些?
材料三:“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
新的时期,中国经济的腾飞开始于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创新,中国经济顺应世界的潮流,插上科技的翅膀,奋起直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充满光明。
(4)请说出新的时期中国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中国梦”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程似锦
(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在城市进行了哪项改革,这一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
(6)中国人的梦想,生生不息、永无止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1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宋书》卷五十四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一一《陆游集》
材料四:

一——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南方经济的状况如何?材料二、三、四反映出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2)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3)举例说明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这对我们今天发展经济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安•尼克松•库伯的一生”见证历史:
1902年,安•尼克松•库伯出生在美国南方一个黑人家庭中。在她小的时候,就听说过许多像她的父母一样为了自由和权利而抗争的英雄事迹。
27岁时,她原本在一家小工厂做工,但是,这一年,她失业了,她看到了无数倒闭的企业,仿佛美国一夜之间陷入了绝望之中。好在这样的日子在4年之后有了转机。“她看到了一个民族通过新政、新的工作和新的共同目的感战胜了恐惧。”
1941年,39岁的安•尼克松•库伯得知了一个非常震惊的消息:珍珠港遭到轰炸!“当暴政威胁这个世界的时候,她见证了一代人的强大,见证了民主得到了捍卫,民主重获新生。”
2008年,106岁的安•尼克松•库伯亲眼见证了同样身为黑皮肤的美国新一代领导人诞生,她认为奥巴马的当选必将会给美国的发展带来生机。
(1)、“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许多像她的父母一样为了自由和权利而抗争的英雄事迹。”指的是美国历史上的哪一次战争?
(2)、27岁那年安•尼克松•库伯等人失业的原因是什么?4年之后的美国是如何渡过这次“恐惧”的?
(3)、“暴政威胁这个世界”指的是哪一次战争?“民主重获新生”后逐渐形成的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4)、奥巴马在获胜演说词中提到: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懂得改变。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美国“懂得改变”的具体事件一例,并谈谈这一事件对美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清醒地认识到,要重振欧洲,必须实现欧洲的统一。为了缓和民族仇恨,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为了更好的利用欧洲的资源,振兴经济,必须重新组织欧洲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生活。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材料二: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无数产品实行全球化生产,旅客可以在24小时内到达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瞬间把信息发往世界各地,大额资金可以通过国际结算,在几秒钟内划拨到指定的银行专用账户上。
材料三:发展中的中国,提出了“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的战略思想。
(1)、美国为加强对欧洲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在经济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一概括,促使欧洲重组的政治、经济因素分别是什么?
(3)、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欧洲的统一、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4)、上述材料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哪一组织的成立最能体现这一趋势?
(5)、根据材料三的战略思想,谈谈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下,发展中国家该如何应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状况

年份
1870年
1900年
国家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占世界工业产量的比重
32%
10%
13%
23%
18%
7%
16%
31%
占领殖民地面积位次
1
2
3
4
1
2
3
4

材料二:1938年9月30日,张伯伦带着有希特勒签名的那张纸,心满意足地乘飞机返回唐宁街10号,随处可见兴高采烈的人群。张伯伦微笑着招手致意,然后说:“我的好朋友们,这是我们历史上第二次从德国把体面的和平带回唐宁街。我相信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
材料三:彩虹是由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最上空看到一条希望的彩虹。
——1943年11月罗斯福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
材料四:江泽民主席在1995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1)、材料一反映出这些国家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状况?因此引发了什么严重后果?
(2)、材料二中“把体面的和平从德国带回了唐宁街”是英国首相参加了哪一次重要会议后发表的言论?这次会议产生了怎样的恶劣后果?
(3)、“彩虹”的寓意是什么?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1944年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
(4)、二战中,不同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国家正式实现联合的标志是什么?二战后,这种关系正式破裂的标志是什么?
(5)、结合材料谈谈,当今各国怎样应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众多问题与挑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