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人张籍的这首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张骞出使西域时的西行骆驼队 |
| B.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 |
| C.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 |
| D.长安城各地商人来来往往商业繁荣 |
小说在明清时期被社会上层人士看成是“猥鄙荒诞,徒乱耳目”,皆“黩载”(正史不记载)。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小说》,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把小说提到“文学之最上乘”的崇高地位。小说这种地位的变化反映了
| A.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队伍的进一步扩大 |
| B.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影响的扩大 |
| C.小说的政治功能日益突出 |
| D.改良派的政治立场发生了重大变化 |
“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这句元散曲的特点有
①揭露官场黑暗,反映社会现实性②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③文句优美,清新俊逸④形式活泼,描绘生动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谈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A.楚辞、汉赋、唐诗 | B.楚辞、唐诗、宋词 |
| C.宋词、唐诗、楚辞 | D.唐诗、宋词、元曲 |
唐代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该诗人应是:
| A.李白 | B.杜甫 | C.白居易 | D.孟浩然 |
屈原,以其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备受后人怀念和爱戴,同时他又为中国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其文学作品开创了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传统 |
| B.楚辞大都以北方民歌为基础,抒发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
| C.其作品奠定了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传统 |
| D.作品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