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甲】普性深沉有岸谷, 虽多忌克,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 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宋史·赵普传》)
【乙】宋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急)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然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既惧又说,赐金帛慰劳之。
(司马光《涑水记闻》)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普少习吏事 ( ) ②读之竟日 ( )
③普颜色不变 ( ) ④他日补缀旧纸( )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跪而拾之以归 |
B.太祖亟见之然自当有史官书之 |
C.普又以其人奏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 |
D.太祖尝弹雀于后园臣以尚急于弹雀 |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补缀旧纸”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翻译下列句子。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甲】文中的赵普和【乙】文中的某臣在性格或品质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两段选文的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后面小题
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③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④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注释】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调:谐调。④诱:引导。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三易马而三后()(2)术未尽也( )
(3)今君后则欲速臣( )(4)此君之所以后也()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
B.子之教我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 |
C.非先则后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
D.术已尽惧其不已也(《愚公移山》) |
翻译句子。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
私心(8分)
伦①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②,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注释:①伦:即第五伦,东汉大臣,字伯鱼。
②悫:恭谨,诚实。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⑴辄叱遣之()⑵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或问伦曰:“公有私乎?”
⑵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你怎样看待第五伦的“私心”?
阅读下面的古文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会天大雨()⑵度已失期()
⑶上使外将兵()⑷楚人怜之()与“陈胜、吴广乃谋曰”一句中的“乃”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
C.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D.羲之之书晚乃善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⑴天下苦秦久矣。
⑵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陈胜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阅读下面文字。
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於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往必利。”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绣乃胜。
【注】①贾诩:张绣的谋士。②太祖比征之:曹操连续攻打张绣。比,连续;之,代张绣。 ③断后:行军时走在后面。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奈何复追( )②而公曰必克( )
③悉如公言( )④纵留诸将断后( )与“太祖比征之”中“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 B.公与之乘 | 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两处)。(2分)
绣 以 精 兵 追 退 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
(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根据选文说说贾诩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场战争的胜利和张绣也有一定的关系,请问张绣对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什么贡献?(2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共12分)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戌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⑴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①曰:“南阳无令②,其谁可而为之?”黄羊对曰:“解狐③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④,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⑤,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⑵外举⑥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注释】①祁黄羊:名奚,字黄羊,晋国大夫。②令:县官。③解狐:人名。④居有间:过了些时日。⑤尉:军事长官。⑥举:举荐。(《吕氏春秋》)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⑴发闾左適戌渔阳()⑵度已失期()
⑶其谁可而为之()⑷遂用之()翻译两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
⑴
⑵ 从【甲】文陈胜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原句):
写出与两文内容或主题紧密相关的成语(各写出两个):
【甲】: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