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做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
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① 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
②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
③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
④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
D.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
请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研究 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
实验内容 |
① |
② |
③ |
④ |
|
实验现象(填A-D) |
|
|
|
|
|
写出实验①、②对应化学方程式
实验① ,
实验② 。实验结论: 。
在下列物质中:①NaCl ②NaOH ③Na2O2④CH2O⑤(NH4)2S⑥CCl4⑦C2H2⑧SiC⑨晶体硅⑩金刚石(选填序号)
(1)其中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晶体是;
(2)其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和配位键的离子晶体是;
(3)其中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
(4)其中含有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5)其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的分子有;
(6)其中含有极性键的的原子晶体是;
把N2和H2以1:1的物质的量比混合后分成四等份,分别同时充入A、B、C、D四个装有催化剂的真空容器中(四个容器的容积固定,且不等),在保持相同温度的条件下,四容器中的合成氨反应相继达到平衡状态。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后回答有关问题((2)(3)小题用A、B、C、D填空)。
容器代码 |
A |
B |
C |
D |
平衡时![]() |
16 |
17 |
||
平衡时N2转化率 |
20% |
① |
② |
③ |
平衡时H2转化率 |
30% |
(1)①②③分别为、、。
(2)都达到平衡时,容器的NH3的物质的量所占的比例最大。
(3)四个容器的容积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⑴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l∶3和2∶4构成分子A和B,A的电子式为___,B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
⑵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Se原子比L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Se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该族2 … 5周期元素单质分别与H2反应生成l mol气态氢化物的反应热如下,表示生成1 mol硒化氢反应热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99.7 mol·L-1 b.+29.7 mol·L-1 c.-20.6 mol·L-1 d.-241.8 kJ·mol-1
⑶用M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NaHCO3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难溶物R,R受热分解生成化合物Q 。写出阳极生成R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
已知水在25℃和99℃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右图所示:
(1)则25 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______(A或B)。
(2)25时,将=9的NaOH溶液与=4的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7,则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
(3)99时,若100体积1=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
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与b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5时,如果取0.1 mol·L-1HA溶液与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不计),测得混合溶液的pH=8,试回答以下问题:
(1)混合溶液的pH=8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填“<”“>”“=”)0.1 mol·L-1 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3)求出混合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计算结果:
c (Na+)-c (A-)=______________mol·L-1;
(4)已知NH4A溶液为中性,又知将HA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NH4)2CO3溶液的pH_____7 (填“<”“>”“=”);
(5)将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五种溶液:
①(NH4)2CO3②NH3·H2O③(NH4)2SO4④NH4Cl⑤CH3COONH4
按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