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以下反应:A(s)+3B(g)
2C(g)+D(g),在一定温度、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B.单位时间内每消耗3 mol B,同时生成2 mol C
C.D的物质的量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D.B、C、D的分子个数之比为3∶2∶1
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
B.F2、Cl2、Br2、I2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C.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1995年我国科研人员在兰州首次合成了镤元素的一种同位素镤–239,并测知其原子核内有148个中子。现有A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比镤–239的原子核内少54个质子和100个中子,则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3周期第IA族 | B.第3周期第IIA族 |
| C.第5周期第IA族 | D.第4周期第VIIA族 |
张青莲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1991年,他准确测得In的原子量为114.818,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新的标准值。这是原子量表中的首次采用我国测定的原子量值。已知In的原子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In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In在反应中容易失电子 |
| B.In为长周期元素 |
| C.I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碱 |
| D.In为过渡元素 |
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知该元素原子的
①中子数②质子数 ③核电荷数 ④质量数 ⑤核外电子数
|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②③⑤ |
某烃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有关其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
| B.最多有11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
| C.最多有5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
| D.最多有7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