轭湖是平原河流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湖泊,其形成过程如图3所示。读图完成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转偏向力加快了对河流左岸侵蚀的速度 |
B.牛轭湖往往出现在河流上游向下侵蚀强烈的地区 |
C.北半球的牛轭湖一定出现在河流的右岸 |
D.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促进了牛轭湖的形成 |
在牛轭湖的形成过程中,人工“裁弯取直”可以
A.扩大灌溉范围 | B.降低河流落差 | C.缩短航运里程 | D.避免洪涝灾害 |
图中甲、乙两幅图表示世界著名三角洲,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有关图中两条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河河口均有全国最大的港口 |
B.两河流水能资源均十分丰富 |
C.两河口区降水季节相同 |
D.两河流均为当地农业重要的灌溉水源 |
形成这两个三角洲的河流中下游地区均盛产的农作物是
A.棉花 | B.黄麻 | C.水稻 | D.小麦 |
读下图所示的四个半岛,完成下列各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半岛均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 |
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气候均具有海洋性特点 |
C.半岛②③降水多是因为暖流影响 |
D.半岛④多峡湾,是由于冰川侵蚀的结果 |
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半岛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
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全年降水丰富 |
C.半岛①南部小部分为地中海气候,大部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
D.半岛④的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
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回答下列各题。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 B.过度放牧 |
C.过度围垦 | D.过度养殖 |
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
读我国某地温度带分布示意图(图中I-V气温从高到低),回答下列各题。影响图中温度带Ⅱ-V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地形地势 | D.季风环流 |
图中海拔最高处大致在
A.107.5°E,34° N | B.107.5°E,34. 5°N |
C.108.5°E,33.5°N | D.106°E,33°N |
乙河流域与甲河流域相比,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 B.热量充足,复种指数高 |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D.降水量少水土流失弱 |
读图“北冰洋冰层覆盖面积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2007年冰层覆盖面积变化最明显的海域是
A.加拿大沿岸 | B.美国沿岸 | C.挪威沿岸 | D.俄罗斯沿岸 |
导致北冰洋冰层覆盖面积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 B.厄尔尼诺现象的加强 |
C.全球气候逐渐变暖 | D.沿岸城市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