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
|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判断 |
| D.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不能发生 |
下列物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是
A.Li B.NaC.K D.Rb
为纪念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人们把第101号元素(人工合成元素)命名为钔。该元素最稳定的一种原子可以表示为:
。该原子所含中子的数目为
| A.56 | B.15 7 |
C.258 | D.101 |
如图,在置于空气的容器里盛有NaCl溶液,再放入缠绕铜丝的铁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铜丝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H2O→4OH- |
| B.铁钉上发生的反应为:Fe-3e→Fe3+ |
| C.NaCl的存在能加快铁钉的腐蚀速率 |
D.一段时间后铁钉上出现 红棕色物质 |
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N2(g)+3H2(g)
2NH3(g) △H=一92.6kJ/mo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 容器 |
起始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
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
||
| N2 |
H2 |
NH3 |
||
| ① |
1 |
3 |
0 |
放出热量:23.15kJ |
| ② |
0.9 |
2.7 |
0.2 |
放出热量:Q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
| B.平衡时,两个容器中NH3的体积分数均为1/7 |
C.容器②中达平衡时放出的热 量Q=23.15kJ |
| D.若容器①体积为0.5L,则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小于23.15kJ |
某溶液中只含有Na+、H+、OH-、A-四种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溶质为NaA、HA,则一定存在: c(A-)> c(Na+)> c(H+)> c(OH-)
B.溶液中不可能存在:c(Na+)> c(A-)> c(OH-)> c(H+)
C.若c(OH-)> c(H+),溶液中不可能存在: c(Na+)> c(OH-)> c(A-)> c(H+)
D.若溶液中c(A-)=c(Na+),则溶液一定呈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