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元素T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位于①_________。
(2)J和氢组成的化合物A每个分子由4个原子组成且含有2个氢原子,其结构式为②________________,已知充分燃烧a gA物质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A物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③__________。
(3)M和R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④______________。
(4)在微电子工业中,L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作刻蚀剂H2O2的清除剂,所发生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其化学方程式为:⑤ 。
(5)写出三种仅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形成的漂白剂的化学式:⑥ __________________。
(6)其中L、M、R形成的氢化物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⑦ (用化学式表示)
(1)在粗制CuSO4·5H2O晶体中常含有杂质Fe2+。在提纯时为了除去Fe2+,常加入合适氧化剂,使Fe2+氧化为Fe3+,下列物质可采用的是________。
A. KMnO4 B. H2O2 C. 氯水 D. HNO3
然后再加入适当物质调整至溶液pH=4,使Fe3+转化为Fe(OH)3,可以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SO4的目的,调整溶液pH可选用下列中的________。
A. NaOHB. NH3·H2O C. CuOD. Cu(OH)2
(2)甲同学怀疑调整至溶液pH=4是否能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2+的目的,乙同学认为可以通过计算确定,他查阅有关资料得到如下数据,常温下Fe(OH)3的溶度积Ksp=8.0×10-38,Cu(OH)2的溶度积Ksp=3.0×10-20,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1时就认为沉淀完全,设溶液中CuSO4的浓度为3.0 mol·L-1,则Cu(OH)2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Fe3+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通过计算确定上述方案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 提示: lg5 =0.7)
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图变化:
一个B分子中含有的Z原子个数比C分子中少1个,B、C两种分子中的电子数均等于1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①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X、Y、Z三种元素可组成一种强酸W,C在适当条件下被W吸收生成一种盐。该盐的水溶液pH 7(填“大于”、“小于”、“等于”),其原因是(写出离子方程式)
下图表示几种无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B均为黑色粉末,B为非金属单质,C为无色无毒气体,D为金属单质,E是红棕色气体,G是具有漂白性的气体,H的水溶液呈蓝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 ,C的电子式是 ,Y的名称是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测定气体E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得到的实验值总是比理论值偏大,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4)19.2g的D与足量的一定浓度X的溶液反应,将所得的气体与 L O2(标准状况下)混合,恰好能被水完全吸收。
利用下图装置,写出除去下列气体中的杂质的方法,并写出化学方程式(括号内的气体为杂质)。
(1)CO2(SO2):
化学方程式:_。
(2)SO2(SO3)(假设SO3为气体):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O(N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某些金属氧化物跟熔融烧碱反应可生成盐。根据以下化学反应框图填空:
(1)单质F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由E生成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I中所含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C→E+F若改用浓酸,则不能选用的浓酸是(写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