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在蔗糖中加入浓H2SO4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 |
B.浓H2SO4和Cu加热反应,表现浓H2SO4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
C.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H2SO4不反应 |
D.蓝色硫酸铜晶体加入浓H2SO4后变白,说明浓H2SO4具有吸水性 |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A.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 | B.加入催化剂 |
C.温度和压强 | D.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 |
“84”消毒液在疾病预防中被广泛使用。该消毒液无色,pH大于7,对某些有色物质有漂白作用。你认为它可能的有效成分是
A.SO2 | B.Na2CO3 | C.KMnO4 | D.NaClO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NH4+)相等的(NH4)2SO4、(NH4)2Fe(SO4)2和NH4Cl溶液中,溶质浓度大小关系是:c[(NH4)2Fe(SO4)2] < c[(NH4)2SO4] < c(NH4Cl) |
B.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Cu2+、K+、SO42-、NO3- 能大量共存 |
C.0.2mol·L-1 HCl溶液与等体积0.05 mol·L-1 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1 |
D.NaHCO3溶液中:c(H+) + c(H2CO3)=c(CO32-) + c(OH-) |
“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构成“具有国际影响的公共卫生紧急事态”。已知扎那米韦是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其对流感病毒的抑制是以慢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具有高度特异性,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2H20N4O7 |
B.1mol该物质与NaOH溶液反应,可以消耗4molNaOH |
C.在一定条件下,该物质可以发生消去、加成、取代等反应 |
D.该物质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下图Ⅰ、Ⅱ分别是甲、乙两组同学将反应“AsO43-+2I-+2H+AsO33-+I2+H2O”设计成的原电池装置,其中C1、C2均为碳棒。甲组向图Ⅰ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浓盐酸;乙组向图ⅡB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40%NaOH溶液。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组操作时,微安表(G)指针发生偏转 |
B.甲组操作时,溶液颜色变深 |
C.乙组操作时,C2做正极 |
D.乙组操作时,C1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I2 +2e-=2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