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3.4 g
6.6
0
2.7
反应后质量/g
1.7
待测
7.9
0.9

则反应后B的质量为         ;该反应中B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
(1)下列铜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填字母序号)。

A.铜质奖牌 B.铜导线 C.铜火锅
(2)"湿法炼铜"的原理是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 C u Z n )制取海绵铜( C u ),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下(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 2 C u + 2 H 2 S O 4 + O 2 = 2 C u S O 4 + 2 H 2 O
①过程Ⅱ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②过程Ⅲ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A~E 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填字母序号)。

水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1)"水"有很多种。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字母序号)。

A. 河水 B. 自来水 C. 矿泉水 D. 蒸馏水

(2)电解水可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水是重要的溶剂和化工原料。氯碱工业以饱和食盐水为原料获得烧碱等化工产品,反应原理为: 2 N a C l + 2 H 2 O = 通电 2 N a O H + H 2
①20 时, N a C l 的溶解度是36 g 。该温度下,饱和食盐水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②烧碱可用于处理硫酸泄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水在化学实验中具有重要作用。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导管内液面下降,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关闭 K。请解释导管内液面上升和下降的原因:

人类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
(1)下列食物富含糖类的是()(填字母序号)。

A.

B.

C.

(2)饼干中常添加碳酸钙,其作用是
(3)化肥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尿素[ C O ( N H 2 ) 2 ]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尿素由种元素组成,属于(填"氮"、"磷"或"钾")肥。
②生产尿素的反应中, A B 的质量比为

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钙 B.乙醇( C 2 H 5 O H ) C.二氧化碳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
(3)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 M n C O 3 ),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4)在 440 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 C )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下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实验室用上图中的B和C装置组合制取CO2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验满的方法是
如用下图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应从 (填“左”或“右”)端进入,如果用该装置干燥所制得的气体,应在瓶内盛放的试剂是

(3)实验室用上图中的A和E装置组合制取氧气,方程式 ,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目的是 。若需要回收反应后试管中的二氧化锰,可采取的步骤是:溶解、 、洗涤、干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