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东方红》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 ……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材料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1)材料一歌颂的“大救星”是谁?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哪次会议上确立了他的领导地位?
(2)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又是哪一事件?
(3)材料三中的“旗帜”是指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红军长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请回答: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被誉为渐进创新的典范。这一制度建立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有哪
些?
(2)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迅速扩展。这次科技革命的技术创新主要表现为新
能源、新机器、新交通工具、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应用,每方面各举一例。这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关系新变化是什么?请将答案填入表格中。(共4分)

方面
举例
生产关系新变化
新能源
新机器
新交通工具
新通讯手段

(3)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领域出现的新发展或新趋势。

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请回答:
(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民族复兴征程上不朽的里程碑。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辛亥革命带来的巨变有哪些?按要求填写下表。

指导思想
巨变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启了民族复兴的历史新纪元。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3)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行改革开放,赋予民族复兴新的活力。列举改革开放的主要表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黎和会上,德国代表在接受《凡尔赛和约》文本时说:"有人要我们承认我们是战争的惟一祸首,我本人若承认,那就是欺人之谈。"
材料二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里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请回答:
(1)同盟国集团中的德国是战争的惟一祸首吗?写出你的观点。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予以说明。
(2)劳合-乔治为什么说"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

阅读下列材料:
贞观四年,皇帝欲重修乾元殿。张玄素谏日:"臣闻阿房成,秦人散;乾元毕工,隋人解体。……今时功力,何如隋日?……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亡隋之弊,甚于炀帝远矣。""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日:"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于是罢役。
--依据《贞观政要》等辑录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这位皇帝是谁?
(2)根据材料,归纳这位皇帝罢修乾元殿的原因。
(3)这位皇帝还有哪些治国安邦的重大举措?

20世纪前半叶,中国外交的追求的是国家独立和主权,后半叶以来外交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同现存世界打交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召开了巴黎和会。这个和会是胜利国举行的和会,又是个大国操纵的和会。
(1)关于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凡尔赛和约》作了什么规定?为什么说中国是巴黎和会的最大失败者?
材料二随着美苏主导下的冷战不断加剧,美苏在亚太和远东地区的争夺也愈发激烈。新中国的成立使亚洲形势发生了巨变。美国从遏制苏联和中国的战略角度出发,重新审视日本在亚洲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改变了其对日政策,由占领初期的遏制转变为扶植……
--石善涛《中苏同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日政策》
(2)据材料二说明二战后美国的对日政策的变化及其主要目的。
材料三应中方邀请,巴勒斯坦总统、以色列总理于2013年5月上旬分别访华,引起外界广泛关注。分析人士认为,巴以两国领导人几乎同期访问同一个国家,在国际外交史上实属罕见。
--解放军报《巴以领导人罕见同期访华 中国积极开展劝和促谈》
(3)据所学知识回答,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呈现什么趋势?材料三反映出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如何?
(4)中国近现代外交的曲折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