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
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
将一定质量铁粉和银粉的混合物加入Cu(NO3)2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冒出,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只有单质铁 |
B.滤渣中单质铜、单质银和单质铁都存在 |
C.滤液是无色的 |
D.滤液中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 |
下列有关粗盐提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溶解、过滤的方法能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 |
B.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SO4,可以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 |
C.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可以加入适量的K2CO3溶液 |
D.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水,得到食盐晶体 |
下表记录了物质X的溶液分别加入另外三种物质中产生的现象.则物质X可能是( )
硝酸银溶液 |
氧化铜 |
氢氧化钠溶液 |
|
物质X |
白色沉淀 |
溶解,溶液变蓝 |
无明显现象 |
A.NaCl溶液B.肥皂水C.稀硝酸D.稀盐酸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加反应的物质间的离子交换 |
B.将pH试纸放入待测液中,测溶液的pH |
C.洗洁精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溶解的过程 |
D.利用木炭燃烧消耗掉密闭容器中的氧气以间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于下列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 |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
C.20mL水与 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混合后分子数目减少 |
D.“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