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东营市某初级中学开展了“学雷锋,做文明东营人”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活动中,该校九年级(1)班同学根据主题要求,在查阅报刊、上网搜集的基础上制作了一专题网页。下面是网页中的部分内容:
材料一:2012年3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指出,雷锋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以短暂的一生谱写了无比壮丽的人生诗篇,树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思想道德丰碑,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几十年来,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关怀和大力倡导下,学雷锋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雷锋精神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广为传扬,涌现出了一大批雷锋式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1)为了使主题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各学校都举行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你们学校开展了哪些活动来学习雷锋精神,请你列举?
材料二:3月2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深入开展学雷锋精神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在当今社会开展学雷锋活动是时代所需,必须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
(2) 材料二中为何说在当今社会开展学雷锋活动是时代所需?
材料三:雷锋事迹片段:在生活上,雷锋从不乱花一分钱。他认为“每一分钱都是人民的血汗,要像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
(3)材料三体现了雷锋身上的什么精神?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今天,我们有没有必要继续弘扬这种精神?请说明理由。
(4)校团委会决定向全校同学发出“学雷锋,做文明东营人”的倡议书,请你写出倡议的要点内容。(6分)
众志成城,共同抗疫
2014年6月,广州爆发的感染登革热病例的疫情。此次登革热疫情犹在广州受灾特别重,截至9月26日零时,广东省共报告9161例登革热病例。疫情出现后,广州市政府向“蚊子”宣战,从宣传知识到灭蚊行动,足迹遍布每个角落。新闻媒体每天公布疫情新进展,并号召广州市民和志愿者共同行动,清洁卫生,防积水,打扫社区。医疗系统迅速响应,集中大量资源应对疫情。学校、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场所,每天进行灭蚊行动,杜绝蚊患扩散。经过数月的奋战,登革热疫情受到有效控制,抗击疫情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1)在灭蚊抗疫的过程中,哪些人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
角色 |
责任 |
(2)用《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的相关知识说说上述材料对你的启示?
下面是九年级学生小林近两个月的学习生活摘要()
开学初,学校里组织汉字听写比赛大会,小林积极报名参加,小林所在的团队还得了奖;外出游玩,小林看到某公共场所的一个水龙头一直哗哗地流着水,他及时关掉了水龙头。课余时间,小林经常与同桌谈论中俄外交、香港占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热点话题;小林平时喜欢打听老师的个人私事,并津津乐道传播某老师的小道消息;第一次单元检测,小林的英语成绩在班上很落后,小林为此灰心丧气,觉得自己很笨。
运用思想品德课所学观点,谈谈你对小林的以上这些行为的认识和评价。(5分,至少5个不同的角度)
有人说,初一是一个天真调皮、爱搞恶作剧的岁月。这不,近来某校初一年级就流行给同学起绰号,有些同学还专门研究着给其他同学起绰号,那些难听的绰号一旦落到谁的头上,谁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心里有一种羞辱感。为此,初一(1)班在思品老师的带领下对起绰号现象组织了一次调查活动。请你参与:
(1)就调查活动的程序问题,调查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以下看法:
①设计调查问卷;②发放问卷,采访同学;③拟定调查计划;④完成调查报告
你认为上述调查活动程序合理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根据调查程序,这次调查活动采取了哪两种调查方式?
(3)随意给他人起不雅的绰号,是不尊重他人人格的表现。做到尊重他人的前提是什么?
(4)随意给他人起不雅的绰号,侵犯了他人的什么合法权利?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这一权利?
下图是小李同学展示的BRT公交车上拍到的两个镜头:
(1)结合这两个镜头说明宽容友善的重要性。
(2)生活中,我们应如何正确把握宽容友善?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前两位参加决赛的指挥家虽然也发现了错误,但终因随声附和权威们的意见而被淘汰。
(1)小泽征尔大赛夺魁靠的是什么样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
怎样的作用?
(2)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打算怎样培养这种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