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九年级学生小林近两个月的学习生活摘要( )
开学初,学校里组织汉字听写比赛大会,小林积极报名参加,小林所在的团队还得了奖;外出游玩,小林看到某公共场所的一个水龙头一直哗哗地流着水,他及时关掉了水龙头。课余时间,小林经常与同桌谈论中俄外交、香港占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热点话题;小林平时喜欢打听老师的个人私事,并津津乐道传播某老师的小道消息;第一次单元检测,小林的英语成绩在班上很落后,小林为此灰心丧气,觉得自己很笨。
运用思想品德课所学观点,谈谈你对小林的以上这些行为的认识和评价。(5分,至少5个不同的角度)
实践探究题
法律体系形成
2011年3月10日上午,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郑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是不是意味着我国已经是一个法治国家,为什么?
学习道德模范
从为勇救学生而双腿截肢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到在身受致命伤害的危急关头,临危不惧,沉着操控,用生命保护乘客安全的英雄司机吴斌……一个个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就像一面面旗帜,为我们树立起可亲可敬的道德标杆。以“泰州好人”为原型创作一批影视剧,让好人精神大放光芒。以张云泉为原型的淮剧《信访局长》在多地巡回演出,以刘绍安为原型的电影《生死诺言》公映后反响强烈,……这些故事,让人感受到人性的纯真与温暖。
(2)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们应学习上述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哪些优秀品质?
直面社会困惑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个本该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拷问着我们每个人的灵魂。对于不敢扶的原因,有的民众担心做善事反被诬陷讹诈,而由于自己法律知识欠缺,又没有精力处理,被讹诈后只好选择一赔了事;也有的认为我国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担心“见义勇为”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但大多数民众还是认为,看问题要看主流,要坚信社会自有正义在。
(3)针对上述部分民众的担心,请你运用九年级“崇尚法律”的有关知识,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3分)
积极参与行动
2012年3月1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在北京召开电视会议,研究部署“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泰州某校九年级同学积极响应,举行了一次“中学生如何学雷锋”的主题班会。
(4)如你参加这次主题班会,请就“中学生如何学雷锋”这一主题谈谈你的看法。
实践探究题
下面是中学生小华的一则日记,请你仔细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我是一名农村小姑娘,朴实、勤奋、学习成绩很好。不久前,我转到城里的中学读书,尽管我的成绩很好,但我总觉得自己很土,黝黑的皮肤,朴素的衣着,浓重的乡音,使我感觉与城里的孩子格格不入。同学们好像都瞧不起我,于是我开始模仿城里的同学,希望自己变得时髦、靓丽,但是,我怎么也找不到感觉,因而,我在城里的生活很不快乐!我该怎么办呢?”
(1)从日记可以看出,小华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有何影响?
(2)请你以小华朋友的身份给她写一封信,帮助她走出黯淡、消沉的生活。
实践探究题。
下图是十八中初三某班的黑板报《时政专题》的一张插图:
(1)【我参与】我们坚信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有实力、有信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2020实现怎样的既定目标?
(2)【我畅想】在人民网“寄语十八大代表”留言板,网友表达了对2020年美好祝愿和期待,你能描绘一下未来美好社会的想象吗?
(3)【我努力】胡锦涛在报告中强调,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作为一名初三学生你能为实现美好的未来做出怎样的努力呢?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今天的互联网给这个时代、给社会所带来的革命性的冲击,人人不可小视。对于网络媒体来说,要实现新跨越、实现大繁荣,核心还是要使我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流媒体。人们判断主流媒体,说一千道一万,归纳起来标准只有三条:第一,拥有受众;第二,有效传播;第三,必须有主流价值。前两条毫无疑问地互联网早已具备,关键是我们的主流价值在哪里,主流价值是什么,起码是公信力、是可信度,是对社会的引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导向、真实和特色。
(1)这一核心主流价值是什么?
(2)为什么要坚持这一核心主流价值?
(3)请从国家和公民的角度,谈一谈如何解决网络媒体出现的上述问题。
实践探究题
为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提出,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在广大未成年人中长期开展“知荣耻、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根据这一精神,我校迅速启动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入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写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并列举学生中两例不符合要求的行为。
(2)一个有道德的中学生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应该承担起哪些责任?
(3)我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主题班会,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