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9分。
樊 哙 传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屠狗为事为事:为职业。 B.项伯常屏蔽之屏蔽:用屏风遮挡着。
C.暴师霸上暴师:使军队暴露。 D.问其遗老遗老:前朝的旧臣民。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沛公从百余骑项伯面见项羽②寿毕,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坐
B.①暴师霸上,待大王②焉用亡郑陪邻
C.①群臣绛、灌等敢入②宫妇左右不私王
D.①高帝笑起②泉涓涓始流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樊哙“勇猛豪爽”的一组是( )
①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     ②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
③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④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⑤哙乃排闼直入。               ⑥哙等见上流涕。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2)项伯常屏蔽之。
(3)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1)画地,教以书(2)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3),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4)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5)。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摘自《欧阳公事迹》)
注释:(1)荻: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地下茎蔓延,叶子长形,紫色花穗,生长在水边。茎可以编席箔。(2)书:书写。(3)及其稍长:等到他年龄大些了。(4)或:有时。(5)惟读书是务:只是致力读书
1.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

A.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B.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2.翻译句子。
①欧阳修四岁而孤。
②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③惟读书是务。
3.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
4.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

司马温公幼时,患(1)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2),众兄弟既(3)成诵,游息(4)矣;独下帷绝编,迨(5)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6),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7)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8)。”(摘自《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1)患:担心,害怕;(2)群居讲习: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3)既:已经;(4)游息:游玩休息;(5)迨:等到;(6)用力多者收功远: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7)尝:曾经;(8)思其义所得多矣: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患记问不若人②迨能倍诵乃止
③迨能倍诵乃止④咏其文
2.翻译下列句子。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徇自苦读。我们有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

范仲淹二岁而孤(1),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2)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3),辄以水沃面(4);食不给,啖(5)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6),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7)。”
注释:(1)孤:幼年丧父;(2)每:常常;(3)或夜昏怠:有时晚上昏睡懈怠;或:有时;(4)辄以水沃面: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沃:洗。(6)乃至被谗受贬: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谗:说别人坏话;(7)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音:义:
②辄以水沃面音:义:
③食不给音:义:
④乃至被谗受贬音:义: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A.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②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③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④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4.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并简要归纳层意。
①②③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的什么文章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这句话在本文中起了什么的作用。

薛谭学讴(1)于(2)秦青,未穷(3)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4)。秦青弗止(5),饯行于郊衢(6),抚节(7)悲歌,声振林木,响遏(8)行云。薛谭乃谢而(9)求反(10),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1)讴:唱歌;(2)于:向;(3)穷:尽,完;(4)遂辞归:于是就告辞回家;(5)弗止:没有劝阻;(6)饯行于郊衢: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7)抚节:打着拍节:(8)遏:阻止;(9)谢:道歉;(10)反:通假字,通“返”,返回。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②响遏行云。
2.翻译:薛谭乃谢而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4。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文征明临(1)写《千字文》,日(2)以十本为率(3),书(4)遂(5)大进。平生于(6)书,未尝(7)苟且(8),或(9)答人简札(10),少(11)不当意,必再三易(12)之不厌(13),故(14)愈老而愈益(15)精妙。(《书林纪事》)
注释:(1)临:临贴,照着字画模仿。(2)日:每天。(3)率:标准。(4)书:书法。(5)遂:于是,就。(6)于:对,对于。(7)尝:曾经。(8)苟且:敷衍了事,马虎。(9)或:有时。(10)简札:信件,书信。(11)少:稍微。(12)易:改换,更换。(13)厌:嫌麻烦而讨厌。(14)故:所以。(15)愈益:愈加,更加。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或答人简札
2.翻译下列句子
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
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