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9分。
樊 哙 传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屠狗为事为事:为职业。 B.项伯常屏蔽之屏蔽:用屏风遮挡着。
C.暴师霸上暴师:使军队暴露。 D.问其遗老遗老:前朝的旧臣民。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沛公从百余骑项伯面见项羽②寿毕,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坐
B.①暴师霸上,待大王②焉用亡郑陪邻
C.①群臣绛、灌等敢入②宫妇左右不私王
D.①高帝笑起②泉涓涓始流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樊哙“勇猛豪爽”的一组是( )
①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     ②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
③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④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⑤哙乃排闼直入。               ⑥哙等见上流涕。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2)项伯常屏蔽之。
(3)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指出下面古文的标点断句错误,并加以纠正。(每小题2分,共4分)
12.楚子之为令尹也,杀大司马薳,掩而取其室。在襄三十年。○薳,于委反。掩,於检反。及即位,夺薳居田。居,掩之族。言薳氏所以怨。
13.七月,郑子产为火故,大为社。注:为,治也。《释文》:为,火故,于伪反,下降为蒐同。

将下段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1.今王公夫人其所富其所贵皆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今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若不知使治其国家则其国家之乱可得而知也今天下之士君子皆欲富贵而恶贫贱然女何为而得富贵而辟贫贱哉曰莫若为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此非可学能者也使不知辩德行之厚若禹汤文武不加得也王公大人骨肉之亲躄喑聋瞽暴为桀纣不加失也是故以赏不当贤罚不当暴……若此则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乱者不得治
——选自《墨子·尚贤下》
【注】①躄(bì),跛足。喑(yīn),哑巴。瞽(gǔ),瞎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史丹字君仲,鲁国人也,徙杜陵。自元帝为太子时,丹以父高任为中庶子,侍从十余年。元帝即位,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常骖乘,甚有宠。上以丹旧臣,皇考外属,亲信之,诏丹护太子家。是时,傅昭仪子定陶恭王有材艺,子母俱爱幸,而太子颇有酒色之失,母王皇后无宠。
建昭之后,元帝被疾,不亲政事,留好音乐。后宫及左右习知音者莫能为,而定陶王亦能之,上数称其材。丹进曰:“凡所谓材者,敏而好学,温故知新,皇太子是也。若乃器人于丝竹鼓鼙之间,则是陈惠、李微高于匡衡,可相国也。”于是上嘿然而笑。其后,中山哀王薨,太子前吊。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上望见太子,感念哀王,悲不能自止。太子既至前,不哀。上大恨曰:“安有人不慈仁而可奉宗庙为民父母者乎!”上以责谓丹。丹免冠谢上曰:“臣诚见陛下哀痛中山王,至以感损。向者太子当进见,臣窃戒属毋涕泣,感伤陛下。罪乃在臣,当死。”上以为然,意乃解。
竟宁元年,上寝疾,傅昭仪及定陶王常在左右,而皇后、太子希得进见。丹以亲密臣得侍视疾,候上间独寝时,丹直入卧内,顿首伏青蒲上,涕泣言曰:“皇太子以嫡长立,积十余年,名号系于百姓,天下莫不归心臣子。见定陶王雅素爱幸,今者道路流言,为国生意,以为太子有动摇之议。审若此,公卿以下必以死争,不奉诏。臣愿先赐死以示群臣!”天子素仁,不忍见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然太息。丹即却,顿首曰:“愚臣妾闻,罪当死!”上因纳,丹嘘唏而起。太子由是遂为嗣矣。
丹为人足知,恺弟爱人,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故尤得信于上。为将军前后十六年,永始中病乞骸骨,上赐策曰:“左将军寝病不衰,愿归治疾,朕愍以官职之事久留将军,使躬不瘳。宜专精神,务近医药,以辅不衰。”丹归第数月薨,谥曰顷侯。
(节选自《汉书·史丹传》)
【注】①骖乘:陪乘。②留好:留意,爱好。③器人:选择人材。④陈惠、李微:当时宫中的音乐家。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臣窃戒属毋涕泣      窃:私下
B.今者道路流言,为国生意生意:生出怀疑之心
C.审若此,公卿以下必以死争审:反复推究
D.朕愍以官职之事久留将军愍:哀怜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史丹敢于“直言劝谏”的一组是(3分)(  )
①上以丹旧臣,皇考外属,亲信之,诏丹护太子家
②凡所谓材者,敏而好学,温故知新,皇太子是也
③上以责谓丹。丹免冠谢上曰
④丹为人足知,恺弟爱人,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
⑤候上间独寝时,丹直入卧内,顿首伏青蒲上,涕泣言曰
⑥为将军前后十六年,永始中病乞骸骨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下列是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元帝做太子的时候,史丹就深得信任,担任驸马都尉侍中,常常在车右陪乘,后来,元帝还命令史丹护卫太子一家。
B.元帝喜好音乐,定陶恭王与其的嗜好相同,深得元帝喜爱,多次称赞他的才能。在这种情况下,史丹极力劝谏,褒扬太子。
C.皇帝病重,太子很少能够与他见面。史丹趁皇上独自休息时,叩地拜伏,陈以利害,打消了皇帝重立太子之念头,使太子终于成为继承人。
D.史丹虽然表面上倜傥不羁,但内心做事谨慎,担任左将军前后十六年,深得皇帝器重,告老还乡时,皇帝赐予策书来褒奖、安慰他。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乃器人于丝竹鼓鼙之间,则是陈惠、李微高于匡衡,可相国也。(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天子素仁,不忍见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然太息。丹即却,顿首曰:“愚臣妾闻,罪当死!”(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贾黄中,字娲民,沧州南皮人。父玭字仲宝,晋天福三年进士。玭严毅,善教子。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六岁举童子科,七岁能文,触类赋咏。父常令蔬食,曰:“业成,乃得食肉。”十五举进士,授校书郎、集贤校理,迁著作佐郎、直史馆。岭南平,以黄中为采访使,廉直平恕,远人便之。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会江表,选知宣州。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己奉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仍设法弭盗,因悉解去。太宗即位,迁礼部员外郎。太平兴国二年,知升州。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视之,得金宝数十匮,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上览表谓侍臣曰:“非黄中廉恪,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赐钱三十万。丁父忧,起复视事。五年,召归阙。有荐黄中文学高第,召试中书,拜驾部员外郎、知制诰。八年,迁司封郎中,充翰林学士。淳化二年秋,与李沆并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太宗召见其母王氏,命坐,谓曰:“教子如是,真孟母矣。”作诗以赐之,颁赐甚厚。黄中素重吕端为人,力荐于上,因留为枢密直学士,遂参知政事。当世文行之士,多黄中所荐引,而未尝言,人莫之知也。明年,知襄州,上言母老乞留京,改知澶州。上因谓侍臣曰:“朕尝念其母有贤德,七十余年未觉老,每与之语,甚明敏。”
至道初,黄中遘疾,诏令归阙。后以久疾,黄中特拜礼部侍郎。二年,以疾卒,年五十六。上闻其素贫,别赐钱三十万。
黄中端谨,能守家法,廉白无私。多知台阁故事,谈论亹癖,听者忘倦焉。在翰林日,太宗召见,访以时政得失,黄中但言:“臣职典书诏,思不出位,军国政事,非臣所知。”上益重之,以为谨厚。有文集三十卷。
(节自《宋史·贾黄中传》 )
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七岁能文属:撰写
B.业成俟:等到
C.远人便之便:安适
D.会江表克:能够

各组句子中,全部直接表明贾黄中廉白无私的一组是()
①以黄中为采访使,廉直平恕②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
③黄中出己奉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④得金宝数十匮,计直数百万,即表上之
⑤非黄中廉恪,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⑥闻其素贫,别赐钱三十万
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黄中聪明勤奋。他五岁读书,六岁举童子科,七岁能属文,十五岁举进士,授校书郎、集贤校理,这与父亲的严教和母亲的明敏有密切的关系。
B.贾黄中廉直平恕。岭南平定后,他担任采访使,向朝廷上奏兴利除弊之事数十件,都符合皇帝的心意。后来此地闹饥荒,他让熬粥救济饥民。
C.贾黄中为政简易。太宗即位后,他身为升州知府,将发现的前朝遗物如数上交国家,让皇帝感慨不已,赏钱三十万,从此更加重用他。
D.贾黄中端正严谨。他知道的台阁旧事很多,讲起来能使听者忘记疲倦,但是他在回答皇帝的问话时,却说“军国政事,非臣所知”。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
(2)当世文行之士,多黄中所荐引,而未尝言,人莫之知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每题3分,共9分)
范景仁墓志铭苏轼
公姓范氏,讳镇,字景仁。四岁而孤,从二兄为学。薛奎守蜀,公时年十八,奎与语奇之,还朝与公俱。举进士,为礼部第一,释褐为新安主簿。宰相庞籍言公有异材,于进取,特除直秘阁,擢起居舍人。
仁宗性宽容,言事者务讦以为名,或诬人阴私。公独引大体,略细故。时陈执中为相,公尝论其无学术,非宰相器。及执中嬖妾笞杀婢,御史劾奏,欲逐去之。公言:“今阴阳不和,财匮民困,盗贼滋炽,执中当任其咎。闺门之私,非所以责宰相。”识者韪之。
仁宗即位三十五年,未有继嗣。嘉祐初得疾,中外危恐,不知所为。公独奋曰:“天下事尚有大于此者乎?”即上疏曰:“太祖舍其子而立太宗,此天下之大公也。愿陛下择宗室贤者,异其礼物,而试之政事,以系天下心。”章累上,不,因阖门请罪。执政谓公:“上之不豫,大臣尝建此策矣,今间言已入,为之甚难。”公复移书执政曰:“事当论其是非,不当问其难易。速则济,缓则不及,此圣贤所以贵机会也。诸公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凡章十九上,待罪百余日,须发为白。
王安石为政,改常平为青苗法。公上疏曰:“常平之法,始于汉之盛时,视谷贵贱发敛,以便农末,不可改。而青苗行于唐之衰乱,不足法。”疏三上,不报。即上言:“臣言不行,无颜复立于朝,请致仕。”疏五上,最后指言安石以喜怒赏罚事,曰:“陛下有纳谏之资,大臣进拒谏之计;陛下有爱民之性,大臣用残民之术。”安石大怒,自草制,极口诋公。翰林学士,以本官致仕。公上表谢,其略曰:“虽曰乞身而去,敢忘忧国之心?”
公既退居,专以读书赋诗自娱。客至,辄置酒尽欢。或劝公称疾门,公曰:“死生祸福,天也。吾其如天何!”轼得罪,下御史台狱,索公与轼往来书疏文字甚急。公犹上书救轼不已。
元祐三年十二月薨,享年八十一。(选自《苏东坡全集》卷六十一,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于进取恬:淡泊
B.章累上,不报:回复
C.翰林学士落:在……之后,落后
D.或劝公称疾门杜:关闭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范镇见解不俗的一组是 ( )
①闺门之私,非所以责宰相②愿陛下择宗室贤者,异其礼物,而试之政事
③诸公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
④臣言不行,无颜复立于朝,请致仕
⑤而青苗行于唐之衰乱,不足法⑥死生祸福,天也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范镇幼时从兄为学,年轻时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华,受到蜀地守官的赏识;举进士踏上仕途后,宰相庞公又很器重他,为他美言。
B.范镇看问题客观公允。他认为宰相陈执中学识不高,不堪重任;却反对有人借家中私事弹劾陈执中,他的看法得到有识之士的认同。
C.仁宗在位多年未确立继承人,范镇认为这是关系到国家稳定的紧要事情,先后十九次上书直陈己见,因此获罪,以至于须发都白了。
D.范镇反对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多次上书无效后,无奈退休家居;在家中他读书自娱,饮酒取乐,有人劝其谨慎行事,他却坦然处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