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 能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1)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I:CO2(g)+3H2(g)CH3OH(g)+H2O(g)ΔH1 反应II:CO(g)+2H2(g)
CH3OH(g) ΔH2
①上述反应符合“原子经济”原则的是 (填“Ⅰ”或“Ⅱ”),
②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Ⅱ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变化
温度 |
250℃ |
300℃ |
350℃ |
K |
2.041 |
0.270 |
0.012 |
I.由表中数据判断ΔH2 0(填“>”、“<”或“=”),
Ⅱ.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 ,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D.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E.按原比例再充入 CO和 H2
Ⅲ.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0.2" mol·L-1,则CO的转化率为 ,此时的温度为 (从上表中选择);
(2)某实验小组依据甲醇燃烧的反应原理,设计如上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
①该电池工作时,OH-向_______极移动(填“正”或“负”),
②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
现有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氢氧化钠、④氯化铵、⑤醋酸铵、⑥硫酸氢铵、⑦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_。
(2)④、⑤、⑥、⑦四种溶液中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
(3)将③和④按体积比1:2混合后,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4)已知t℃时,Kw=1×10-13,则t℃(填“>”“<”或“=”) ________25℃。在t℃时将pH=11的NaOH溶液a L与pH=1的H2SO4溶液b 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a:b=________。
现从固体KOH出发配制0.1mol/L 的KOH溶液 500mL,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
(2)如果在定容时仰视操作,则所配得溶液的浓度0.1mol/L(填> , =" ," <)
(3)若所用的固体KOH中混有NaOH,则所配得溶液的c(OH-)浓度0.1mol/L (填> , =" ," <)
(4)若用250mL的H2SO4溶液恰好能将此500mL 0.1mol/L 的KOH溶液中和,则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其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
在分液漏斗中加入10 mL色碘水,然后再注入4 mL CCl4,盖好玻璃塞,按操作规则反复振荡后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操作完毕后,油层(即CCl4层)应从分液漏斗的口(填“上”或“下”)放出或倒出,为得到碘并回收CCl4可用法。
为了供学生课外活动,要求把SO42-、CO32-、H+、OH-、NH4+、Fe3+、Na+七种离子根据共存原理分为两组混合溶液,两组的离子数目要接近。分配结果是:
第一组: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组:____________________。
某一反应体系中存在下列6种物质:NO、FeSO4、Fe(NO3)3、HNO3、Fe2(SO4)3,和H2O。已知存在下列转化关系:HNO3→NO,请完成下列各题:
(1)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2)反应中1 mol氧化剂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___________mol电子。
(3)当有0.1mol HNO3被还原,此时生成标准状况下NO的体积是 L。
(4)请把各物质填在下面空格处,不需配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