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中国部分区域多年平均径流深【径流深R,指计算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平铺在水文测站以上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厚度,它的常用单位为毫米(mm).若时段为△t(s),平均流量为Q(m3/s),流域面积为A(km2),则径流深R(mm)由下式计算:R=Q△t/(1000A)。平均径流深则为径流深的多年平均值】1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图中选取的是沿台湾—江西—四川—青海等省一线水文观测站(图中小圆点)以上流域面积的数据.回答问题。等流域面积的下列地区,多年平均径流深最大的是
A.四川盆地 |
B.台湾山脉中央地区 |
C.东南丘陵 |
D.准格尔盆地 |
多年平均径流深度大于200毫米的地区位于我国
A.干旱地区 |
B.半干旱地区 |
C.季风区 |
D.半季风区 |
图中曲线在甲点出现明显转折,反映出此处
A.是梯级分界线,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 |
B.位于四川盆地中央,径流量大 |
C.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
D.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强 |
强台风“尤特”于北京时间2013年8月14日15时50分在广东阳江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完成下列各题。强台风“尤特”登陆时,世界标准时为
A.8月13日7时50分 | B.8月14日7时50分 |
C.8月13日3时50分 | D.8月14日19时50分 |
强台风“尤特”登陆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大致位置是
A.B—C之间,靠近C | B.B—C之间,靠近B |
C.A—D之间,靠近A | D.A—D之间,靠近D |
下表我国某区域 2008~2010年占用、增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分析表格信息回答
平均坡度(°) |
平均海拔(m) |
|
占用耕地 |
0.94 |
674.46 |
增补耕地 |
8.40 |
1830.19 |
A.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的区域,土壤肥力逐年下降
B.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区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C.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的区域,可大区域开垦
D.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区域,有利于保持水土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用地选择方案,该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读图可知
A.城市空间形态呈组团状,多中心结构特征明显 |
B.传统工业区位于铁路沿线,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
C.城市新开发住宅主要位于D区,空气清新、用地富裕 |
D.新兴工业区主要位于A区,以外来人口为主 |
交通线路布局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深刻。结合某区域中心城市M至甲地的交通线路布局图,回答:
A.在甲市,以经营传统美食为主的餐饮业因该交通线路的布局逐渐衰落 |
B.在乙市,因高速公路出入口选址于此而吸引甲市更多食客导致统美食餐馆日趋兴盛 |
C.在乙市,高速公路出入口选址于城市中心,乙城会迅速演变为区域CBD |
D.在M市,高速公路出入口选址远离城市中心,有利于高速公路出入口长久固定化 |
在山地乙处最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类型是
A.干旱 | B.滑坡 | C.泥石流 | D.寒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