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中国部分区域多年平均径流深【径流深R,指计算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平铺在水文测站以上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厚度,它的常用单位为毫米(mm).若时段为△t(s),平均流量为Q(m3/s),流域面积为A(km2),则径流深R(mm)由下式计算:R=Q△t/(1000A)。平均径流深则为径流深的多年平均值】1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图中选取的是沿台湾—江西—四川—青海等省一线水文观测站(图中小圆点)以上流域面积的数据.回答问题。等流域面积的下列地区,多年平均径流深最大的是
A.四川盆地 |
B.台湾山脉中央地区 |
C.东南丘陵 |
D.准格尔盆地 |
多年平均径流深度大于200毫米的地区位于我国
A.干旱地区 |
B.半干旱地区 |
C.季风区 |
D.半季风区 |
图中曲线在甲点出现明显转折,反映出此处
A.是梯级分界线,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 |
B.位于四川盆地中央,径流量大 |
C.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
D.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强 |
图是塔里木盆地示意图,读图回答25题。
修建图中铁路时,需要克服的不利因素主要是
A.大风沙暴 | B.高寒缺氧 | C.地震火山 | D.山高谷深 |
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而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则森林茂密。这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
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D.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 |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叙述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
A.气候温暖湿润 |
B.年温差小,太阳辐射强 |
C.流水侵蚀严重,风力侵蚀微弱 |
D.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
读图,回答21~22题。20世纪60年代后
①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持续增加
②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5倍
③我国气温低于历史最高水平
④我国气温超越了历史最高水平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与两幅图示信息相吻合的结论是
①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寒冷期
②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
③近五千年来,我国气温波动值在2 ℃以内
④近三十年,大气“温室效应”不断增强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读图,结合已学地理知识回答19~20题。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从城市区位的选择来看,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最不适宜发展为城市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