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对于野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重要意义,右图是某海域野生鱼类在实施了休渔保护后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点时环境阻力最大
B.适当的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生存
C.休渔能够很好的促进该种群数量的恢复
D.为了获得最大捕捞量,捕捞后种群数量应该保持在b点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杂合”噬菌
实验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序号
子代表现型
甲的DNA+
乙的蛋白质
1
与甲种一致
2
与乙种一致
乙的DNA+
甲的蛋白质
3
与甲种一致
4
与乙种一致

A.1、3 B.1、4 C.2、3 D.2、4

数量性状通常显示出一系列连续的表型。现有控制植物高度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基因型为AABB的纯合子高50厘米,基因型为aabb的纯合子高30厘米,这两个纯合子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中表现为45厘米高度的个体的基因型为()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某生物的某种性状是由两对基因共同控制,让双杂合子进行测交,以下情况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不能出现3:1的是()

A.家蚕中有结黄茧和结白茧的个体,黄茧基因为Y,白茧基因为y,另一个非等位的抑制基因I可以抑制黄茧基因Y的作用
B.香豌豆中有开紫花和白花的个体,当两对基因中每对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为紫花
C.荠菜中常见的植株是三角形蒴果,极少数植株是卵形蒴果,当存在显性基因时为蒴果
D.南瓜的花色有白花和红花两种,两种显性基因相互抵消而呈白色,一种显性基因时为红色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生物可能不出现变异性状
B.患有遗传病的个体的某些细胞内一定会有致病基因存在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如果某细胞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则该细胞内发生了基因重组
D.如果某果蝇的长翅基因缺失,则说明其发生了基因突变

有关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可以利用碘液但是不能利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以利用H2O2酶进行实验
C.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利用了“假说-演绎法”
D.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NaOH在不同体积的琼脂块中的扩散速度随琼脂块体积的增大而减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