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 (14分,每题2分,14题4分)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戏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天山共色 ②千转不穷
③窥谷忘反 ④猛浪若奔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①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特点。 ②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 ;写出从视觉或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一组。 。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写水势的,郦道元《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假如你是一位导游,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这里的的山水风光?
阅读下文
陈恪勤之被逮入都也,除夕市米潞河①,主人问:“客何来?”曰:“陈太守。”“是湘潭陈公邪?”曰:“然。”曰:“是廉吏,安用钱为?”还其值,问寓何所。次日门外车槛槛②馈米十石,书一函,称:“天子必再用公,公宜以一节终始,毋失天下望。”
【注释】①潞河:地名,今河北通县东。②槛槛:车子行走的声音。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陈恪勤之被逮入都也 入:(2)还其值 还:对文中画线句翻译得最准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能安心的用钱呢? |
B.这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需要付钱呢? |
C.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能安心的用钱呢? |
D.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需要付钱呢? |
文中主人用“还其值”、“”的行为来表达他对陈恪勤的敬重。
信函中“公宜一节始终,毋失天下望。”体现了主人期望陈恪勤要。(填自己的话)
阅读下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本文的作者是朝的(人名)。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从全文看,仲永“泯然众人矣”的最根本原因是
A.“邑人”纷纷用钱财讨取仲永的诗作。 |
B.“其父”文了利益拉着仲永四处拜访。 |
C.仲永自己缺乏不断努力学习的精神。 |
D.仲永没有机会得到良好的后天教育。 |
阅读下文
黄帝将见大隗①乎具茨②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③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黄帝曰:“若知大隗之所存乎?” 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④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①大隗(wéi)传说中的神名。②具茨:山名③涂:同“途”,路。④奚:何,什么。解释加点字。
(1)若知具茨之山乎若( ) (2)异哉小童异( )对画线句“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些开辟天下的人,又为何与牧马的人有不同呢? |
B.治理天下的人,与牧马的人又有什么不同呢? |
C.开辟天下的人,与牧马的人又有什么不同呢? |
D.那些治理天下的人,又为何与牧马的人有不同呢? |
有一个成语是从本文中提炼出来的,请说出这一成语:__________
文中的黄帝是一个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阅读下文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选文作者是______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选文中作者回顾了先帝对他有知遇之恩的三件往事:不以其卑鄙、三顾茅庐和临崩寄大事。 |
B.从选文分析,先帝临崩所寄大事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
C.选文表达了作者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要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
D.选文包含了作者希望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来激励后主刘禅的情感。 |
阅读下文。
放翁家训
陆游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解释上文中的加点词。
(1)生()(2)虑()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我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良药,都应该谨慎对待它,不要留下遗憾和愧疚。 |
B.我这些话,是年轻人的药物和石头,都应该谨慎对待它,不要留下遗憾和愧疚。 |
C.我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良药,都应该谨慎对待它,不要悔之晚矣。 |
D.我这些话,是年轻人的药物和石头,都应该谨慎对待它,不要悔之晚矣。 |
若有“才锐者”,“父兄当以为忧”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
作者认为可以从、品性、等三方面培养“才锐者”,坚持十许年,使其“志趣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