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实验:下面是某合作小组的同学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
①.两个玻璃缸,分别标记A、B;
②.A缸中加入500ml池塘水,B缸中加入500ml自来水;
③.A、B两缸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蝌蚪饲料;
④.A、B两缸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蝌蚪各一只;
⑤.A缸中加入少量甲状腺激素制剂,B缸不加入;
⑥.保持A、B两缸水温20℃——25℃;
⑦.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请回答:
(1)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有两个环节不够严谨,请你指出来,并加以补充完善:
。
(2)第⑤步中,设置B缸的目的是什么? 。
(3)如果实验如能按照你所修改的方案进行(假如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不清楚)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 。
② 。
③ 。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炭疽病时,利用绵羊做了一次著名的实验,方法见表格。
分组 |
第一次处理 |
第二次处理 |
||
方法 |
结果 |
方法 |
结果 |
|
甲组绵羊 |
注射脱毒病菌 |
无病症 |
注射活性病菌 |
无病症 |
乙组绵羊 |
不注射任何病菌 |
无病症 |
注射活性病菌 |
有病症 |
分析问题并作出回答:
⑴甲组绵羊在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是因为在低毒疫苗的刺激下产生了,获得了。
⑵乙组绵羊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⑶人类的计划免疫中,如接种乙肝疫苗,相当于实验中的(选填“甲组”或“乙组”)
⑷为了防止炭疽病危害人群或家畜,每个国家都在流行爆发期对可疑进口物品进行例行的病毒学检疫,采取这一措施是属于。
如图所示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没有标号的种子将正常萌发。据图回答问题。
(1)本实验共有 组对照实验。
(2)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 和充足的空气。
(3)第②粒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
(4)第③粒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
分析下面的实验并回答问题:(5分)
①把相同大小的两块鲜肉分别放在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广口瓶中(如图),其中甲广口瓶不封口,乙用布封口。
②数日后,甲、乙两瓶中肉质腐烂,并在甲瓶的腐肉上发现了蛆(苍蝇的幼体),用布封口的乙瓶内则没有。
(1)甲、乙两瓶中肉质腐烂的原因是。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3)你对甲瓶腐肉上出现了蛆的解释是。
(4)你从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2分)。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查阅资料时发现,杏仁能杀死昆虫,可以作为自制毒瓶的毒剂。果真如此吗?他们决定自己动手进行探究。下面是他们的实验过程及结果。
①取250mL玻璃瓶2只,标号为A.B。在A瓶中放入15克捣碎的杏仁,加水浸湿,在浸湿的杏仁上放一张吸水纸,拧紧瓶盖,放置48小时后备用。B瓶中除不加杏仁外,其他条件与A瓶相同。
②48小时后,将10只0.3克重的蚱蜢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放入A瓶和B瓶,拧紧瓶盖。
③观察并记录蚱蜢的活动状态,结果如下表。
![]() 实验处理 |
60秒 |
70秒 |
80秒 |
A瓶:加入捣碎的杏仁,加水 |
活跃 |
不活跃 |
死亡 |
B瓶:不加杏仁,加水 |
活跃 |
活跃 |
活跃 |
请回答:
(1)在实验中,A瓶和B瓶除是否加入杏仁外,其他条件都相同,这样的实验叫做。
(2)实验结果表明,杏仁(能、不能)杀死昆虫。
(3)有人认为蚱蜢不是杏仁杀死的,而是玻璃瓶中缺少空气而“憋”死的,你认为是否可能?。为什么?。
(4)如果要你证明捣碎的杏仁只有加水后,才能起到毒剂的作用,则需要设置C瓶与A瓶进行对照,C瓶的实验处理是。
植物吸收各种颜色的光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同。有人把等量的紫罗兰叶分别放在封闭的、大小相同的1号和2号容器中,并将它们置于相同强度不同颜色的光照下,8h(小时)后分别对容器中的氧气进行检测,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容器 |
植物 |
光的颜色 |
温度(℃) |
氧气增加量(mL) |
1 |
紫罗兰 |
红 |
22 |
80 |
2 |
紫罗兰 |
黄 |
22 |
-10 |
(1)该实验的变量是。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容器大小、温度等条件相同的目的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由表中数据可知,光条件下,紫罗兰光合作用更强。2号容器中,氧气不增反降的原因是在黄光条件下,紫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