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外活动小组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2g铝粉和3g碘粉小心混合均匀,分为质量相等的3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记录如下,根据表中实验事实作出推断,错误的是
| 第一份 |
加入0.5g水 |
很快产生火花 |
| 第二份 |
加入1胆矾 |
约需30s产生火花 |
| 第三份 |
加入1g无水硫酸铜 |
1min时仍没有明显反应现象 |
A.水能增大铝与碘反应速率
B.第一份实验中铝和碘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AlI3
C.第一份和第二份实验中还能观察到紫色的烟
D.第三份实验中是因为铝和硫酸铜发生了置换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2O和Na2O2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
| B.相同质量的铁粉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消耗酸的物质的量相同 |
| C.Si、P、S、Cl的得电子能力及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
| D.在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与铁均不发生反应,故能用铁罐储运 |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之间一定互称同位素 |
| B.I A族与ⅦA族元素间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 C.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半径越大,其单质氧化性越弱 |
| D.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 |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l.5NA个氧原子 |
| B.常温下,1Llmol·L-1Na2CO3溶液中所含的CO32-为NA |
| C.58g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中碳原子数目一定为4NA |
| D.常温常压下,足量的Fe在lmol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或等于4 |
| B.只有非金属能形成含氧酸或含氧酸盐 |
| 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 D.非金属的最高价含氧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淀粉、纤维素都属于糖类且互为同分异构体 |
| B.戊烷(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
| C.乙醇、乙酸、葡萄糖均能发生酯化反应 |
| D.福尔马林、医用酒精均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作消毒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