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强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温度/℃ |
27 |
28 |
29 |
30 |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
-1 |
-2 |
-3 |
-1 |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
+3 |
+3 |
+3 |
+1 |
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 | 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9℃ |
C.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 D.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mg/h |
关于生物体内一些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从光照转入黑暗条件后,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上升 |
B.酶与底物分子的结合,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
C.当种子从休眠进入萌发状态后,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下降 |
D.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中的ATP/ADP比值上升 |
请据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A处上升,B处下降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正确的是
A.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量代表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 |
B.在光下,如果有气泡产生,可说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
C.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以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实验 |
D.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用一套装置慢慢向光源靠近,观察气泡产生的速率的变化 |
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了解到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
B.用18O标记H2O,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C.用14C标记CO2,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
D.用32P标记腺苷,探知了DNA分子的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