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民以食为天”出处于《汉书·郦食其传》。古人的“食”,多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粮食之意,而世人更愿意诠释为“吃”。下列对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吃”的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尚未彻底得到解决
B.吃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C.绿色食品等营养科学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D.野菜、粗粮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九年级一班举办“领袖风采”手抄报活动,下列摘抄的手抄报内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玻利瓦尔解放了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
B.尼赫鲁为印度首任总理,与周恩来一起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赢得独立,并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
D.卡斯特罗领导巴拿马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实质是( )

A.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崩溃
C.政治版图发生重大变化 D.社会制度发生改变

与1953年相比,1958年苏联谷物产量增长91%,肉类产量增长62%,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B.苏联一五计划的实施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与“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统一的货币”“统一的护照”相对应的组织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际联盟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有人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是 “基础殷实,决策正确,动力巨大,高新技术”。下列说法不能印证以上结论的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B.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C.政府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日本的崛起,形成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挑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